[发明专利]隔音构造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4922.4 | 申请日: | 2007-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4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德尔东·R·小汤普森;罗纳德·W·格迪斯;布赖恩·L·纳尔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红霞;彭 会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音 构造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隔音构造,该隔音构造包括:
第一层,其包括粘结的非织造纤维网,所述粘结的非织造纤维网包括由长度离散的纤维、细丝或它们的组合粘结在一起形成的非织造纤维网,所述粘结的非织造纤维网的压缩功为至少0.7kJ/m3,并且气流阻力为不大于10,000Rayls/m;以及
第二层,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的气流阻力大于10,000Rayls/m,并且所述第二层是透气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构造,其中所述第一层的最大加速度不大于1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构造,其中所述第一层的最大加速度不大于3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构造,其中所述隔音构造在1500赫兹的频率下的吸收率为至少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构造,其中所述第二层包含下列各项的至少一种:车顶的顶部内衬饰面、地毯、后行李箱内衬饰面、侧面板饰面、仪表板饰面、车罩内衬饰面、轮舱的向外饰面层、以及发动机盖的向外饰面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构造,其中所述第二层包含非织造纤维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构造,其中所述粘结的非织造纤维网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种:
a)膨松的开孔非织造纤维网,其具有第一和第二卷曲的有机热塑性短纤维;
b)均匀、膨松的非织造纤维网,其具有随机交织设置的柔性有机热塑性纤维;
c)弹性热塑性聚合物的交叉连续卷曲的粗丝,以及
d)海绵状、可压缩非织造纤维网,其具有随机混合的以及随机粘结的疏水性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构造,其中所述粘结的非织造纤维网的气流阻力不大于2000Rayls/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构造,其中所述粘结的非织造纤维网的气流阻力不大于1500Rayls/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构造,所述粘结的非织造纤维网的气流阻力不大于1000Rayls/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构造,其中所述粘结的非织造纤维网的压缩功为至少1kJ/m3。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构造,其中所述粘结的非织造纤维网的声音性能参数不大于10,000g-Rayls/m。
13.一种多层构造,其连接至结构的表面,并且适于从声学上将音源与接收者隔离,所述多层构造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构造。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层构造,其中所述结构选自由下列各项组成的组:机器、器具、实验室设备、医疗设备、以及建筑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层构造,其中所述结构选自由下列各项组成的组:器具、实验室设备、电动工具以及建筑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层构造,其中所述结构形成机动交通工具的至少一部分,并且选自由下列各项组成的组:轮舱、后行李箱、车顶、侧面板、后门、地板、仪表板、车罩、发动机盖、以及它们的组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层构造,其中所述隔音构造还连接到屏障层、解耦器层、以及可任选的胶粘剂层,并且其中所述多层构造形成地毯状层叠物。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层构造,其中所述隔音构造还与下述各项中的至少一种连接:长弹毛、泡沫、塑料、机织纤维网、非织造纤维网、薄膜、以及它们的组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层构造,其中所述隔音构造还与下述各项中的至少一种连接:针刺长弹毛、泡沫、塑料、机织纤维网、非织造纤维网、打孔膜、以及它们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49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