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压变换装置以及具备该电压变换装置的车辆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25131.3 | 申请日: | 200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5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洪远龄;泽田博树;吉田宽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B60L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陈海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变换 装置 以及 具备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压变换装置以及具备该电压变换装置的车辆,尤其涉及包括并联连接的多个变换器(converter)的电压变换装置以及具备该电压变换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3-199203号公报中,公开了在直流电源和转换器(inverter)之间通过DC/DC变换器而连接有能量储存单元的电路。该电路,具备:驱动电机负载的转换器、抑制转换器的直流输入电压的瞬间波动的平滑电容、对转换器供给直流电压的直流电源、与直流电源并联连接的DC/DC变换器、和与DC/DC变换器连接的再生能量储存单元。
在该电路中,检测转换器的直流输入电压,如果该检测出的电压超过设定水平,则使DC/DC变换器的导通比(conduction ratio)变化使得向再生能量储存单元的充电电流增加。由此,保护转换器、DC/DC变换器以及再生能量储存单元。
在该公报所公开的电路中,直流电源以及DC/DC变换器并联连接,DC/DC变换器连接有再生能量储存单元。即,对于转换器的直流输入并联连接2个直流电源。
但是,在上述公报中,只不过是公开了在来自电机负载的再生能量过多时的电路保护技术,并没有假定并用并联连接的2个直流电源对转换器供电的情况。即,在上述公报所公开的电路中,在直流电源断绝时、或者其电压降低时,代替直流电源而使用再生能量储存单元。
另一方面,在并用并联连接的多个直流电源对转换器供电的情况下,为了供给稳定的电压,需要与各直流电源相对应地设置变换器。但是,在并设多个变换器的情况下,各变换器的控制相互干涉,存在转换器输入电压变动的可能性。
于是,想出了例如对一方变换器(设为第一变换器)进行电压控制,对另一方的变换器(设为第二变换器)进行电流控制的方法。但是,例如在要使第一变换器停止仅使第二变换器工作的情况下,需要在将被电流控制的第二变换器切换至电压控制后使第一变换器停止,在这样的控制切换时难以避免转换器输入电压的变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改变并联连接的多个变换器的负载分配、并能够抑制输出电压的变动的电压变换装置。
还有,本发明的其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能够容易地改变并联连接的多个变换器的负载分配、并能够抑制输出电压的变动的电压变换装置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电压变换装置,具备:多个变换器和对多个变换器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多个变换器,相互并联地连接于电负载,各变换器变换来自对应的蓄电装置的电压并向电负载输出。控制装置,包括:电压控制部、分配部和多个电流控制部。电压控制部,生成用于将电负载的输入电压控制为目标电压的第一电流指令。分配部,按照预定的分配比,将第一电流指令分配为对多个变换器的多个第二电流指令。多个电流控制部,与多个变换器对应设置,各电流控制部,将对应的变换器所分担的电流按对应的第二电流指令控制。
优选,预定的分配比,基于电负载的要求电力而决定。
还有,优选,以使得多个蓄电装置的损失合计最小的方式决定预定的分配比。
优选,控制装置还包括停止控制部,该停止控制部对于被给予零作为第二电流指令的变换器,指示停止开关工作。
还有,根据本发明,车辆,具备:上述任意一种电压变换装置、从电压变换装置接受电压的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的电动机、和旋转轴连接于电动机的输出轴的车轮。
在本发明中,多个变换器相互并联地连接于电负载,电压控制部生成用于将电负载的输入电压控制为目标电压的第一电流指令。并且,分配部,按照预定的分配比将第一电流指令分配成多个第二电流指令,各电流控制部,将对应的变换器所分担的电流按对应的第二电流指令进行控制,所以既能够确保用于将电负载的输入电压控制为目标电压的合计的电流量,又能够通过改变分配比任意改变各变换器的分担。换言之,即便基于分配比改变各变换器的分担,也可确保用于将电负载的输入电压控制为目标电压的合计的电流量。
因此,根据该发明,能够容易地改变并联连接的多个变换器的负载分配,并能够抑制与多个变换器连接的电负载的输入电压的变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的一例所示出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整体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变换器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3是图1所示的ECU的功能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变换器控制部的功能框图。
图5是图4所示电压控制部的功能框图。
图6是图4所示电流控制部的功能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51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