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6946.3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9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L·V·J·拉斯拉;P·瓦里图;S·加罗施;K·埃罗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蒂克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6/08 | 分类号: | A61K6/08;A61L27/44;A61L31/12;A61C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 毅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固化的经配混的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 复合材料包括含有至少一种可固化单体的单体体系、含有至少一种包括 纤维长度为0.5-100mm的纤维和聚合物基质的预浸料和任选地至少一种 颗粒填料的填料体系与聚合引发剂和/或聚合促进剂,其中所述预浸料 是长度为0.5-100mm的片的形状;所述纤维选自生物活性玻璃的纤维、 玻璃纤维、石英纤维、氧化铝纤维、氧化锆纤维、金属纤维、陶瓷纤维 、碳/石墨纤维、溶胶-凝胶获得的二氧化硅纤维及其混合物;并且所述 纤维采用含有分子量为5000~400000或190000~900000的高分子量有 机分子的快速蒸发的有机溶剂来浸渍。
2.权利要求1的可固化的经配混的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其特征 在于,所述预浸料包括纤维长度为3-20mm的纤维。
3.权利要求1或2的可固化的经配混的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其 特征在于,其包括5-70重量%的单体体系、30-95重量%的填料体系,且 该填料体系包括0-90重量%的颗粒填料。
4.权利要求1或2的可固化的经配混的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其 特征在于,其包括10-60重量%的单体体系、40-90重量%的填料体系, 且该填料体系包括0-80重量%的颗粒填料。
5.权利要求1或2的可固化的经配混的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其 特征在于,其包括15-30重量%的单体体系和70-85重量%的填料体系。
6.权利要求1或2的可固化的经配混的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其 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选自直径为0.05-100μm的纤维。
7.权利要求1或2的可固化的经配混的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其 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选自直径为1-25μm的纤维。
8.权利要求1或2的可固化的经配混的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其 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填料选自粒径为0.1-100μm的常规颗粒填料和粒 径小于0.1μm的纳米级颗粒填料。
9.权利要求1或2的可固化的经配混的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其 特征在于,所述单体体系的可固化单体选自多官能二甲基丙烯酸酯、多 官能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环氧化物、聚乙二醇的二 甲基丙烯酸酯和可光固化的可生物降解树脂。
10.权利要求1或2的可固化的经配混的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其 特征在于,所述单体体系的可固化单体选自双酚A-缩水甘油基二甲基丙 烯酸酯、双酚A聚乙二醇二醚、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 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 烯酸和丙烯酸的甲酯、尿烷二甲基丙烯酸酯、1,3-和1,4-丁二醇二甲基 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 2-羟基乙醇酯。
11.权利要求8的可固化的经配混的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其特征 在于,所述常规颗粒填料选自彩色颜料、惰性陶瓷、干凝胶、无机盐、 生物活性或生物可溶的玻璃及其组合,且所述纳米级颗粒填料选自无机 填料、有机聚合物填料和有机-无机的基于硅倍半氧烷的填料。
12.权利要求8的可固化的经配混的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其特征 在于,所述常规颗粒填料选自Si、Ba、AL、Ca、P、Ba、Zr、Al、Mg、 K、Na、Ti和F的磷酸盐和氧化物。
13.权利要求8的可固化的经配混的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其特征 在于,所述常规颗粒填料选自煅烧二氧化硅、胶体二氧化硅、无定形二 氧化硅、石英、铝硅酸盐、硅酸钡玻璃、氟硅酸盐玻璃、氧化锆、氧化 钙、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钛和磷酸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蒂克技术公司,未经斯蒂克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69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和抑制纤维化疾病和瘢痕疙瘩的方法
- 下一篇:枢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