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微粒和其制备方法以及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8251.9 | 申请日: | 200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5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久芳完治;樋上晃裕;宇野贵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麻铁里亚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22F9/24;H01B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玉兰;李平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粒 制备 方法 以及 装置 | ||
1.银微粒的制备方法,其是将银氨络合物还原来制备银微粒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银氨络合物水溶液与还原剂溶液从以规定角度 相对的喷嘴中进行喷雾,以使这些溶液在喷嘴外侧的开放空间中混合 合流,由此将银氨络合物还原而使银微粒析出,或者使银氨络合物水 溶液和还原剂溶液各自从相互朝斜下方相对的喷嘴中流出,并使两溶 液在上述喷嘴的下方在开放空间中合流,由此将银氨络合物还原,使 银微粒析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微粒的制备方法,其中,使用银浓度 为20~180g/L的银氨络合物水溶液和还原剂浓度为6~130g/L的有机 还原剂溶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还 原剂溶液中添加碱后,在该还原剂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的稳定区域使 该还原剂溶液和银氨络合物溶液合流,由此使银微粒析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银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原 剂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的稳定区域是下述的区域,所述区域是包含从 达到该氧化还原电位的极小值之前的区域中比极小值高0.02V的氧化 还原电位,经过极小值到极小值以后的恒定值范围的区域。
5.如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银微粒的制备方法,其中,使用 银浓度为20~180g/L的银氨络合物溶液,和还原剂浓度相对于银浓度 为0.6~1.4反应当量倍的有机还原剂溶液。
6.如权利要3或者4所述的银微粒的制备方法,其中,使一次 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05~1.0μm,结晶粒径为20nm~150nm的银微 粒析出。
7.如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银微粒的制备方法,其中,回收 析出的银微粒,在pH为10~15的条件下进行碱洗涤,使杂质碳量为 0.8wt%以下。
8.银微粒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相互朝斜下方相对 的喷嘴;从一个喷嘴流出银氨络合物水溶液和从另一个喷嘴流出还原 剂溶液,使这两种溶液在流下时进行合流的手段、将银氨络合物水溶 液或者还原剂溶液分别供给各喷嘴的手段;和接收从上述喷嘴放出的 溶液的接受槽,将从上述喷嘴放出的银氨络合物溶液和还原剂溶液在 上述喷嘴的下方交汇,使银微粒析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装置,其中,具有调节喷嘴的角度、 喷嘴间距离、从喷嘴放出的流量的各手段。
10.如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制备装置,其中,喷嘴的吹出口 为圆筒状,或者狭缝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麻铁里亚尔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麻铁里亚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825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