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驶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9323.1 | 申请日: | 2007-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1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仁木惠太郎;志田充央;土井智之;佐藤国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B60W30/14;G08G1/0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 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驶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驶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有以使在道路等上行驶的车辆彼此组成被称为小队的队列 的方式而形成组的想法。如果形成组来行驶,可期待提高燃油消耗率、提 高交通流效率、减轻驾驶负荷、增加移动速度等的效果。作为形成这样的 车队的装置,有计算出本车的车辆信息与其他车或者车队的车辆信息的类 似度,并与类似度为设定的值以上的车辆或者车队形成组的装置(例如, 参照日本特开平10-261195号公报)。该装置,作为在各车辆之间进行比 较的车辆信息,使用目的地、车辆位置信息、发动机输出功率、转矩特性、 加速性能、制动特性等。
然而,由于以往的技术是以顺利地形成车队为目的,因此不是按照驾 驶员要求的行驶方式进行车辆行驶。例如,即使在想要以尽可能短的时间 到达目的地的情况下,在以往的技术中由于形成了车队,因此不一定早到 达目的地。另外,提高车队的平均燃油消耗率、平均速度也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技术问题所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使驾驶员要求的行驶方式反映到行驶控制上的行驶控制装置。
即,本发明涉及的行驶控制装置,是用于形成由多辆车构成的车队的 行驶控制装置,其构成为具备:车队形成单元,其将各车辆或者各车队的 到达规定地点的行动计划进行比较,来决定是否形成由多辆车构成的车 队。
根据该发明,由于能够将多辆车的到达规定地点的行动计划进行比 较,来决定是否形成车队,因此能够考虑驾驶员要求的行驶方式行驶,从 而能够根据驾驶员的要求判断是单独行驶、还是形成车队。
在此,优选为,上述车队形成单元,将第一车辆的到达规定地点的行 动计划与第二车辆或者车队的到达规定地点的行动计划进行比较,来决定 是否形成由上述第一车辆和上述第二车辆或者车队构成的车队。
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将两辆车的到达规定地点的行动计划进行比 较,来决定是否形成车队。
另外,优选为,在上述车队形成单元中,上述行动计划是目标位置的 时间变化。通过考虑目标位置的时间变化,就能够不损害各车辆的行动计 划而决定车队形成。
另外,优选为,在行驶控制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车队形成单元, 作为上述目标位置的时间变化,使用目标路径。另外,优选为,在行驶控 制装置中,上述车队形成单元,作为上述目标位置的时间变化,使用目标 速度模式。
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不损害按照驾驶员的要求的到达规定地点的车 辆的行动计划,进行单独行驶或者车队行驶。
另外,优选为,在行驶控制装置中,上述车队形成单元,针对上述第 一车辆的到达规定地点的行动计划设定容许范围,形成由上述第二车辆或 者车队和上述第一车辆构成的车队,且该上述第二车辆或者车队具有到达 上述第一车辆的容许范围内的规定地点的行动计划。
通过这样的构成,由于能够将驾驶员要求的行驶方式在能够容许的范 围内类似的车辆或者车队彼此作为新的车队,因此能够不损害驾驶员的要 求灵活地形成车队。
另外,行驶控制装置的构成具备:行动计划生成单元,其基于驾驶员 要求的行驶方式,生成上述行动计划。
通过这样的构成,至少是在本车中通过使驾驶员要求的行驶方式反映 到行动计划,例如目标速度模式和目标路径,以便能够满足驾驶员要求的 行驶方式进行本车的行驶。
另外,优选为,在行驶控制装置中,上述目标速度模式,由各车辆 或者车队行驶任意的距离区间所需的时间构成。
通过这样的构成,由于能够将所需时间作为参数形成车队,从而能够 提高交通流的效率和车队的平均速度。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车队形成系统的构成为,特征在于,是用于由 多辆车来形成车队的车队形成系统,将各车辆或者各车队的到达规定地 点的行动计划进行比较,进行车队形成。
通过这样的构成,由于能够使用到达规定地点的行动计划,例如目标 速度模式和目标路径进行车队形成,因此能够以减小多个车队的平均所需 时间的方式形成车队,从而能够提高交通流的效率,提高多个车队的平均 燃油消耗率、提高平均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行驶控制装置的构成概要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行驶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9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