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病毒产品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30143.5 | 申请日: | 200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0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钟守明;余虹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诺华(英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481 | 分类号: | A61K36/481;A61P3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菊华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病毒 产品 | ||
发明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抗病毒产品、其在丙型肝炎治疗中的用途及其制 备过程。更具体地说其涉及表现出针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抗病毒 活性的特定产品。该产品在复制子测试和尤其是聚合酶测试(NS5B) 中均表现出活性,表明其可能具有更广泛的活性,例如抗黄病毒科病 毒的活性。
发明背景
HCV慢性感染是常见的,多至1%的英国人口受其影响,世界卫生 组织(WHO)估计全球超过2亿人感染HCV。已知慢性HCV感染与广泛 多种症状相关,包括乏力、上腹部疼痛和消化不良,从而导致生活质 量的整体下降。使用药剂的常规治疗导致病毒载量降低但仅在40%的 病人中有效。因此需要降低HCV感染相关症状的有效治疗并因此改善 了更大比例的慢性丙型肝炎(CHC)病人的生活质量。
此外需要副作用更小的靶向致病病毒(并抑制其活性)的产品。
申请人的国际申请WO2005079823中公开了四种草药组合产品,该 产品除提供症状缓解外,还通过复制子分析法表明其在1/350稀释下 表现抗-HCV活性(41.8%的抑制)。
该产品由四种草药提取物组成,如下配制:
草药提取物:
●水飞蓟干提取物 0.200g
●丹参干提取物 0.225g
●五味子干提取物 0.400g
●黄芪干提取物 0.585g
赋形剂:
●Macrogol 6000粉末 0.600g
●Ferwogel 30.385(分子量3.5-4.0 x 106) 0.070g
●甘露醇EZ 0.160g
●气相二氧化硅200 0.050g
●阿斯巴甜 0.050g
●焦糖粉末 0.100g
●薄荷芳香粉末 0.060g
申请人进一步研究了该产品并意外发现抗-HCV活性似乎仅来自一 种植物,其表现出良好活性而检测不到细胞毒性。该植物为黄芪,进 一步测定以大于10倍、更具体地大于50倍、更具体地大于75倍和最 具体地75倍到200倍纯化的级分具有特别的活性。
可通过下述三步过程有效地高产率产生所述活性级分:
I.酒精抽提(可重复);
II.乙醇-水沉淀过程(可重复);以及
III.具有多种不同极性的溶剂的系统性溶剂分馏步骤。
所述系统性溶剂分馏优选采用多种不同溶剂,以最小的极性起始 以最大的极性终止。所述活性级分为二氯甲烷级分或相似极性的溶剂。
所述活性级分(及亚级分)依据一种或多种标记物进行表征,所 述活性级分的一种或组合可造成抗-HCV活性和聚合酶抑制。鉴定的具 体标记物包括:
●黄芪苷I、
●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以及
●3’-羟基-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
另外,它们可通过详述的说明书所示的TLC指纹的方法鉴定。
表现出所述活性的植物是豆科成员,更具体地说就是黄芪:
药用名:黄芪(Radix Astragali Membranaceous);
植物名: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 或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var.Mongholicus Hsiao) (下文称黄芪)。
该植物在欧洲称为紫云英(Milkvetch),使用的是其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诺华(英国)有限公司,未经凡诺华(英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01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