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亚氨基环多醇的酶化学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36851.X | 申请日: | 200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2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P·克拉佩斯萨伯里特;J·尤格拉塔玛格;J·A·卡斯提罗伊科珀斯托;C·罗扎诺皮雷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学研究高级委员会;比奥格雷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7/10 | 分类号: | C12P17/10;C12P19/2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晓峰 |
地址: | 西班牙*** | 国省代码: | 西班牙;E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氨基 环多醇 化学 方法 | ||
1、制备式(I)、(II)、(III)或(IV)的亚氨基环多醇的酶化学方法,
其中:
-R1和R2相同或不同,并且独立地选自H、OH、羟甲基、甲基、乙 基、丁基、戊基、己基、辛基、异丙基、异丁基、2-甲基丁基和苄基;
-R3选自H、羟甲基、羟乙基、乙基、丁基、戊基、己基、辛基、十 二烷基、异丁基、异丙基、异戊基、2-甲基丁基、苄基和苯乙基;
-n:0或1;
-式I的亚氨基环多醇中R1和R2取代基连接的碳原子的构型相同或 不同,并且独立地选自R和S;和
-式II、III或IV的亚氨基环多醇中的手性中心(*)相同或不同, 并且独立地选自R和S,
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列步骤:
i)由D-果糖-6-磷酸醛缩酶(FSA)催化的二羟基丙酮和受体氨基 醛的羟醛加成,所述氨基醛对应于式V、VI或VII:
其中
-R1、R2和n如上述定义;
-式V中R1和R2取代基连接的碳原子的构型和式VI和VII中的手 性中心相同或不同,并且独立地选自R和S;和
-Cbz代表苄氧羰基;
和
ii)在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步骤(i)得到的加成加合物与H2的 分子内还原氨基化,任选与式R3-CHO的醛进行所述的步骤(ii),其 中R3如上述定义,导致双重还原氨基化。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亚氨基环多醇选自米格列醇、 麦格司他、D-荞麦碱、1-脱氧野尻霉素、N-丁基-D-荞麦碱和1,4-二 脱氧-1,4-亚氨基-D-阿拉伯糖醇。
3、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亚氨基环多醇选自D-荞麦碱、 1-脱氧野尻霉素、N-丁基-D-荞麦碱和1,4-二脱氧-1,4-亚氨基-D-阿 拉伯糖醇。
4、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亚氨基环多醇选自D-荞麦碱、 1-脱氧野尻霉素和N-丁基-D-荞麦碱。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i)中的氨基醛是选自N-Cbz-3- 氨基丙醛和(S)-N-Cbz-3-氨基-2-羟基丙醛的V型保护的氨基醛。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i)中所用的金属催化 剂选自Pd、Pt、Rh以及Pd和氰基硼氢化钠(NaCNBH3)的组合。
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FSA酶具有与SEQ ID NO:2至 少85%的同一性程度。
8、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FSA酶具有与SEQ ID NO:2至 少95%的同一性程度。
9、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FSA酶包括SEQ ID NO2的氨基 酸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学研究高级委员会;比奥格雷恩有限公司,未经科学研究高级委员会;比奥格雷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685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辐射红外光的窗口组件
- 下一篇:荧光体、具有该荧光体的荧光体糊及发光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