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为VEGFR3抑制剂的大环喹唑啉衍生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39993.1 | 申请日: | 200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8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T·P·S·佩雷拉;M·L·A·弗塞尔;M·J·佩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森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529 | 分类号: | A61K31/529;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萍;李连涛 |
地址: | 比利时*** | 国省代码: | 比利时;B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为 vegfr3 抑制剂 大环喹唑啉 衍生物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下发现:PCT出版物WO2004/105765中所述的一些大环喹 唑啉衍生物用作VEGFR3介导的生物活性,尤其由VEGFR3配体VEGF-C 和/或VEGF-D所介导的那些活性的抑制剂。
发明背景
癌症在二十一世纪初仍然是全世界的主要死亡原因,并且是正在进行的研 究与开发的主要焦点。
近年来,一种有前景的癌症治疗干预的方法集中于抗血管生成疗法。这种 干预癌症进程的方法利用了以下想法:抑制或者其它形式限制肿瘤的血供将使 肿瘤的氧和营养素耗竭,并且引起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停滞。已发现该方法 是有效的,目前有超过20种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正处于I期、II期或III期临床 试验中的各种评价阶段,并且有许多其它药物正处于临床前开发。
虽然有许多不同形式的表现了各种各样特性的癌症,但许多癌症共有的一 个要素是,为达到致死必须要转移。直到转移出现的时间为止,肿瘤虽然可能 是恶性的,但被限制在躯体的一个区域。这可以引起不适和/或疼痛,或者甚 至导致更严重的问题,然而如果在癌症转移之前确定其位置,则可以通过外科 手术控制或甚至除去该癌症。只要保持对残留癌细胞检查,这种孤立的癌症可 以被控制,而不出现重大的问题。然而,转移将使癌细胞侵入躯体,虽然手术 切除术可以除去该原发肿瘤,但癌症转移扩散到不同部位是很难控制的。
经由淋巴管转移到局部淋巴结是癌症进程的一个常见步骤。在许多类型的 癌症中转移是一个重要的预后因素,并且形成了局部淋巴结手术和放射治疗的 基础。肿瘤转移的过程是一个多阶段事件,包括细胞间基质的局部侵袭和破 坏,内渗到血管、淋巴或其它运输通道内,在循环中存活,从血管外渗到继发 部位并且在新部位生长(Idler等人,Adv.Cancer Res.28,149-250(1978),Liotta 等人,Cancer Treatment Res.40,223-238(1988),Nicolson,Biochim.Biophy. Acta 948,175-224(1988)和Zetter,N.Eng.J.Med.322,605-612(1990))。成功建 立转移性沉积则需要肿瘤细胞能按序完成这些步骤。
最近,有若干系列的证据表明,淋巴管生成(lymphangiogenesis),即淋 巴管的形成,促进了淋巴结转移(Stacker等人,Nature Med.7(2),186-191 (2001);Skobe等人,Nature Med.7(2),192-8(2001);Makinen等人,Nature Med. 7(2),199-205(2001))。淋巴管生成的控制可以在癌症治疗中提供一种新的防止 淋巴结转移的对策。
最近的研究已经表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家族的一员, VEGF-C,在与其受体VEGFR3结合时,刺激淋巴管生成和淋巴内皮细胞的 生长和迁移(Karkkainen MJ等人,Semin Cell Dev Biol.13:9-18(2002))。还已 经表明,VEGF-C在众多实体癌,如胃癌、前列腺癌、人结肠直肠癌、侵袭性 子宫颈癌、乳腺癌的转移和人黑素瘤的转移中经由诱导肿瘤相关的淋巴管生成 而促进淋巴介导的转移。支持这些的临床前数据证实,癌细胞中的VEGF-C 超表达显著增加肿瘤相关的淋巴管生成,从而增强向局部淋巴结的转移 (Stacker SA.等人,FASEB J 16:922-34(2002))。另外,已经表明,阻断VEGF- C/D介导的信号传导可抑制小鼠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He Y.等人,J Natl Cancer Inst.94:819-25(20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森药业有限公司,未经詹森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99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对称铜络合物结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MDM2的新型小分子抑制剂和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