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大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0735.5 | 申请日: | 200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6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典之;政井茂雄;佐藤政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F1/52 | 分类号: | H03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 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ESD(静电放电)保护元件或ESD保护设备的放大设备,并且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到具有高内部阻抗的信号源的放大设备。
背景技术
在使用诸如声压传感器的电容性信号源的领域中,通常使用连接到具有高内部阻抗的信号源的放大设备。声压传感器的典型示例包括麦克风,并且在这里将以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以下成为ECM)为例来描述传统技术。
ECM已在诸如移动电话的小型便携设备中普遍使用。电容式麦克风被配置为将振动膜(diaphragm)与电极相对,并且从外部向电极施加电压并给电极充电。通过这一配置,声压引起的振动膜的位移导致振动膜和电极之间的电容的改变,并且导致振动膜和电极之间的电势的改变。
电容式麦克风通过提取该电势改变作为电信号,来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在电容式麦克风的电极中使用驻极体,在所述驻极体中,在诸如聚合材料的电介质内部引起半永久性的极化,并且电荷被保持在表面上,由此,ECM消除了从外部施加电压的需要。
ECM的特性或灵敏度取决于振动膜和电极之间的电容,并且输出与振动膜的振幅成比例。ECM的电容取决于振动膜和电极的尺寸以及振动膜和电极之间的结构,并且通常约为几pF到几十pF。此外,当负载电阻大时,频率特性从更低的频率起变得平坦。因此,需要将负载电阻设为极大的值以便使语音频带(20Hz至20kHz)处的频率特性变得平坦。因而,在ECM的负载阻抗中使用具有极高输入阻抗的场效应晶体管或CMOS放大器。
另一方面,当输入阻抗过高时,出现这样的问题,即,在检测到大声的语音或接通ECM的电源之后返回期望DC操作电压的响应时间变晚,因而通常将输入阻抗设置为大约几GΩ至几十GΩ。
在试图将几GΩ至几十GΩ的电阻合并到CMOS放大器的相同芯片中的情况下,传统上使用一种用于利用MOS晶体管的亚阈值区域的微小电流来单体地(monolithically)构造等效的高电阻的方法。将使用图11和12来描述这种传统上使用的技术。
图11是在ECM中使用的CMOS放大器的电路示例,图12是放大设备的示例,在该放大设备中,使用N沟道MOS晶体管的亚阈值区域而将输入阻抗设置为几GΩ至几十GΩ。
在图11中,1是正输入端,2是负输入端,3是第一输出端,4是第一P沟道MOS晶体管,5是第二P沟道MOS晶体管,6是第三P沟道MOS晶体管,7是第四P沟道MOS晶体管,8是第一N沟道MOS晶体管,9是第二N沟道MOS晶体管,10是第三N沟道MOS晶体管,11是第四N沟道MOS晶体管,12是第一电阻器,13是第二电阻器,14是第三电阻器,15是第一电流源,16是第二电流源,17是第三电流源,18是电源端子,19是地线端子。
差分电路由第一P沟道MOS晶体管4和第二P沟道MOS晶体管5组成,并且从正输入端1和负输入端2输入的信号被第一电阻器12、第二电阻器13和第三P沟道MOS晶体管6、第四P沟道MOS晶体管7、第一N沟道MOS晶体管8、第二N沟道MOS晶体管9、第四N沟道MOS晶体管11放大,并且从第一输出端3输出。
在图12中,20是图11所示的CMOS放大器电路,21是输入端,22是第二输出端,23是反馈电路,24是电压源,25是第五N沟道MOS晶体管,26是第六N沟道MOS晶体管。此外,将相同的标号分配给具有图11所述的相同动作和作用的部件,并且省略详细描述。
图12的放大设备是使用反馈电路23的示例,并且通过使用处于亚阈值区域中的第五N沟道MOS晶体管25和第六N沟道MOS晶体管26将输入阻抗设置为几GΩ至几十GΩ。
ECM连接到输入端21,频率特性通过CMOS放大器的高输入阻抗而对于语音频带变得平坦,并且输入阻抗被设置为几GΩ至几十GΩ,由此,在检测到大声的语音或接通ECM的电源之后的响应时间加快,并且实现期望的电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传统配置的放大设备中,满足了ECM所需的期望电特性,但是需要将输入阻抗设置为几GΩ至几十GΩ,使得它配置为由具有低ESD(静电放电)耐受(withstand)额定电流的MOS的栅极接收。此外,当将诸如二极管的ESD保护元件连接到输入端21以防止ESD击穿时,输入阻抗减小。由于除非在输入端21中将输入阻抗保持为高否则不能检测来自连接到输入端21的ECM的信号特性,因此不能将用于减小输入阻抗的元件(例如ESD保护元件)连接到输入端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07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