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用轴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41384.X | 申请日: | 200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5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重冈和寿;山本一成;鸟居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19/18 | 分类号: | F16C19/18;B60B35/14;B60B35/18;F16C25/06;F16C33/60;F16C33/64;F16C33/78;F16C35/06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轴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该车轮用轴承装置可自由旋转地 支撑车辆(诸如,汽车)的车轮,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重量、尺寸 减小并且制造成本降低的车轮用轴承装置。
背景技术
支撑车辆车轮的车轮用轴承装置经双列滚动轴承自由旋转地支撑用 于安装车轮的轮毂,有用于主动轮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和用于从动轮的车 轮用轴承装置。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内环旋转型用于主动轮,而内环旋 转型和外构件旋转型二者用于从动轮。车轮用轴承装置分为四代类型: 第一代类型,包括双列角接触滚珠轴承等的车轮轴承安装在悬吊装置的 关节形成部分和轮毂之间;第二代类型,主体安装凸缘或者车轮安装凸 缘直接形成在外构件的外圆周上;第三代类型,一个内滚道表面直接形 成于轮毂的外圆周上;第四代类型,内滚道表面分别形成于轮毂和外部 连接构件的外圆周上。
目前,已知一种角接触滚珠轴承,在该轴承中,通过冲压钢板来形 成内环和外构件(外环)。例如,图16示出了在磁性硬盘设备中使用的角 接触滚珠轴承100,其中,通过冲压或者辊轧(rolling)不锈钢板来形成 外构件101和一对内环102、103。
外构件101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在其大约中间部分,环形凸出部分 101a沿径向向内凸出;在环形凸出部分101a的每一侧,是外滚道表面 101b、101c。外构件101安装在壳104的孔径中,并利用凸缘101d沿轴 向定位,所述凸缘101d形成于外构件101紧靠壳104的端面的一端。与 环形凸出部分101a对应的由外构件101的内圆周表面和外圆周表面形成 的环形凹陷101e填满粘合剂,以适当固定外构件101。
另一方面,内环102、103装入外构件101。内环102、103的轴向 外端分别形成弯曲肩部102a、103a,并且弯曲肩部102a、103a分别形成 有内滚道表面102b、103b。双列滚珠106、106位于内环102、103的内 滚道表面和双列外滚道表面101b、101c之间,并由每一列的保持器107、 107支撑。
与轴构件105间隙配合(clearance fit)的安装部分102c、103c分别 形成于内环102、103的内圆周上。在把内环102、103与轴构件105进 行间隙配合之后,具有恒定重量的圆筒形重物109被放置于一个内环102 的弯曲肩部102a上。通过重物109,经滚珠106,另一个内环103的弯 曲肩部103a挤压轴构件105的凸缘部分105a,由此,合适的预加负荷被 应用于角接触滚珠轴承。
在间隙配合完成之后,一个内环102的弯曲肩部102a和轴构件105 之间的空隙填充粘合剂110。因此,防止了一个内环102从轴构件105滑 落,此外,通过轴构件105的凸缘部分105a防止了另一个内环103从轴 构件105滑落。
参考文献: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号No.1835/1994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果试图使用其中由钢板通过冲压形成外构件101和内环 102、103的角接触滚珠轴承100,则必须在外构件101和内环102、103 之间形成的环形开口中安装一些密封件。这不仅增加了部件数量,而且 将显著改变结构以保留用于密封件的空间,由此,也增加了制造成本、 重量和尺寸。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该车轮用 轴承装置能够减少制造成本以及车轮轴承的重量和尺寸。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13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