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44638.3 | 申请日: | 200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2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B·雅内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皮内阿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57/02;F16H57/0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琼先;王永建 |
地址: | 斯洛伐克*** | 国省代码: | 斯洛伐克;S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PL 169808B1中描述了一种具有包括内齿结构和旋转轴的杯形基体 的传动装置。从动输入元件以及输出元件可绕旋转轴在基体中旋转。输出 元件包括横截面为横断旋转轴的圆形的旋转体。与内齿结构啮合的两个齿 轮以及用于将齿轮的行星运动转换为输出元件的旋转运动的装置布置在旋 转体与杯形基体的底部之间。输入元件支靠在旋转体和所述底部中。旋转 体支靠在基体中以及支靠在输入元件上。由于仅在一端可接近(尤其对于 驱动和从动元件)并且由于在一侧封闭的杯上具有复杂和不可控的安装, 因此产生缺陷。
从EP 0474897A1中已知一种包括基体并具有内齿结构的传动装置。 从动输入元件以及输出轴可旋转地支靠在基体中。输出元件轴向可移动地 与输出轴相连。输出元件包括两个旋转体,它们相互成一定距离布置并具 有圆形横截面。输入和输出轴与两个旋转体垂直定向。旋转体相互固定连 接或各自得到连接。与内齿结构啮合的两个齿轮以及用于将齿轮的行星运 动转换成旋转运动的装置布置在旋转体之间。输出元件通过与内齿结构啮 合的齿轮以无支撑方式相对于基体支撑在径向上。不存在输出元件相对于 基体在轴向上的支撑,或者该支撑也相应也表现为无支撑,使得输出元件 的轴向运动仅通过与内齿结构的盖、基体或与其侧面的接触得到保持。传 动装置的低效率以及对以无支撑方式布置在基体上的输出元件预期的严重 磨损在此是不利的。
从WO 95/22017中已知一种空心圆柱形并具有内齿结构和旋转轴的传 动装置,其包括具有前侧的基体。从动输入元件以及输出元件支承在基体 中且在基体中可绕旋转轴旋转。输出元件包括两个旋转体,它们相互成一 定距离布置并具有相对于旋转轴横断的圆形横截面。旋转轴相对于两个旋 转体垂直定位。旋转体可以相互固定连接。与内齿结构啮合的至少一个齿 轮以及用于将齿轮的行星运动变为输出元件的旋转运动的装置布置在旋转 体之间。输入元件支靠在输出元件旋转体中的两侧,输出元件的两侧又支 靠在空心圆柱状基体中。
在此,两个旋转体直接支承在基体上或基体中,结果是同时将两个旋 转体保持在一起的调节力作用在两个旋转体的底座上。出于这一原因,使 支承扭曲、磨损增加、且发热增大,并且在最差的情况下产生传动装置的 堵塞。而且,由于布置在旋转体之间的部件必须在旋转体已经布置在基体 中之后插入,因此传动装置组件显得笨重。此外,作用在传动装置上的力, 尤其是作用在轴向上的外力被传递到传动装置内部并在那里产生波动载荷 和疲劳征兆。
在这种情况下,一直以这样的方式设计支承,即,相应的一个径向轴 承克服以相对于旋转轴以标准方式作用的径向力分别在基体相应的一个端 面处支撑一个旋转体。此外,相应的一个轴向轴承克服在旋转轴的方向上 指向基体的轴向力支撑布置在基体相应一个端面处的基体两侧上的两个旋 转体中相应的一个。输入元件实际上以相同方式支承在旋转体上。然而, 克服轴向力将输入元件支撑在旋转体上的轴向轴承正好以与用于将旋转体 支撑在基体上的轴向轴承相反的方式进行布置。这意味着输入元件通过两 个旋转体上相应的一个轴承支承,其将在旋转轴远离基体的方向上作用在 输入元件上的相应轴向力传递到在基体外侧相应布置在力方向上的旋转 体。组合的轴向-径向轴承可以选择性地同时满足两种功能。
从根本上说,在两个旋转体之间没有连接,传动装置将解体。
为了防止这一点,输出元件的两个旋转体通过连接元件(例如螺钉) 相互可拆开地相连。在此,连接元件同时满足几种功能。作为其中一种, 它们确保相同的转数和相同的转矩作用在由传动装置的两个旋转体(经常 为工作侧)构成的两个动力切断侧上。由于连接元件使旋转体相互连接, 因此它们还将传动装置位于基体中的部件沿旋转轴保持在一起。基本上, 这些部件是与内部齿轮啮合的一个或几个齿轮、输入元件本身以及用于将 齿轮(多个齿轮)的行星运动转换成输出元件的旋转运动。而且,连接元 件将作用在输入元件和/或输出元件上的轴向力传递到其轴向支承能够将 相应的轴向力再次传递到基体的那个旋转体上。还可以例如通过相对于旋 转轴横断地作用在输入和/或输出元件上的力矩产生这种轴向力或相应成 对的轴向力。连接元件另外通过将两侧上的旋转体压靠在基体的前侧支撑 表面上来防止布置在输出元件与输入元件之间以及输出元件与基体之间的 轴承脱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皮内阿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斯皮内阿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46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