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6563.2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3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孝之;熊谷直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18/42 | 分类号: | C08G18/42;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多益;胡 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泡沫塑料 制造 方法 | ||
1.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它是包括向内表面上附着有脱模剂(X)的成形模内注入包含多元醇(A)、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和硅氧烷稳泡剂(S)的反应性混合物(Y)的工序以及将所述成形模密闭并使所述反应性混合物(Y)发泡固化的工序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模剂(X)包含构成聚硅氧烷链的硅原子的一部分上结合有具有氧化烯链的有机基团的数均分子量为1200~40000的第一聚硅氧烷化合物(S1),
所述多元醇(A)包含来源于植物油脂的多元醇(A1),
所述反应性混合物(Y)中的硅氧烷稳泡剂(S)是具有聚硅氧烷链的数均分子量在150以上且不足1200的第二聚硅氧烷化合物(S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来源于植物油脂的多元醇(A1)为来源于大豆油的多元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元醇(A)包含来源于植物油脂的多元醇(A1)和至少1种其它多元醇(A2)。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元醇(A)中的多元醇(A1)和多元醇(A2)的质量比(A1)/(A2)为10/90~90/10。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元醇(A)还包含聚合物分散多元醇。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聚硅氧烷化合物(S1)具有以下的式(I)表示的结构;
式中,R1表示-C3H6O-(AO)-Z,R2和R3表示碳数1~2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者-C3H6O-(AO)-Z,R1、R2和R3分别独立,可以相同或不同,m>0且n>0;
AO表示使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开环聚合而形成的氧化烯链或者仅使环氧乙烷开环聚合而形成的氧化烯链,每一分子的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平均个数为4~100;
Z表示碳数1~2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者氢原子。
7.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聚硅氧烷化合物(S2)为具有以下的式(II)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
式中,R4表示-C3H6O-(EO)-Z’,R5和R6表示碳数1~2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者-C3H6O-(EO)-Z’,R4、R5和R6分别独立,可以相同或不同,m’≥0且n’≥0;
EO表示使环氧乙烷开环聚合而形成的氧乙烯链,每一分子的平均个数为1~15;
Z’表示碳数1~2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者氢原子。
8.如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剂(X)为使含烃类蜡成分的脱模剂原液包含所述聚硅氧烷化合物(S1)的脱模剂。
9.如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异氰酸酯(B)包含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及它们的改性物的至少1种。
10.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65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像设备、拍摄图像记录方法和程序
- 下一篇: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