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绕线装置及线圈绕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101262.5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6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隆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线装 方法 | ||
1.一种线圈绕线装置,其用于卷绕多个线圈连结而成的连结线圈,其特征在于,该线圈绕线装置包括:
卷轴,该卷轴能够绕其轴心旋转,并且能够沿其轴向移动;
线材供给部,该线材供给部能够向上述卷轴放出线材,并且能够沿该卷轴的轴向相对于该卷轴相对移动;
卡盘,该卡盘用于在卷绕线圈时限定线圈的端部,并且在卷绕线圈之后允许上述卷轴进入该卡盘内;
将卷绕于上述卷轴上的线圈依次收容于上述卡盘内,在上述卷轴上串联地卷绕多个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线圈绕线装置还具有能够使上述卷轴滑动地支承该卷轴的圆筒构件,
上述连结线圈的各线圈在上述卡盘的端面与上述圆筒构件的端面之间被限定卷绕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盘是能够打开的拼合构造;
上述卡盘在闭合状态下限定线圈的端部,在打开状态下允许上述卷轴进入该卡盘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卷轴包括:
卷轴主体,该卷轴主体用于卷绕线圈;
线圈保持轴,该线圈保持轴与上述卷轴主体的顶端相结合,形成为直径比该卷轴主体的直径小;
在将卷绕于上述卷轴上的线圈收容在上述卡盘内之后,通过使上述卡盘沿着上述卷轴后退而将卷绕于上述卷轴上的线圈引导到上述线圈保持轴并被上述线圈保持轴保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闭合分割的上述卡盘而将卷绕于上述卷轴上的线圈收容,从而利用上述卡盘夹着线圈之间的连接线将该连接线向该线圈的径向弯折而成形引线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卡盘上设有用于卡定上述连接线的卡定构件。
7.一种线圈绕线方法,其用于卷绕多个线圈连接而成的连结线圈,其特征在于,
该线圈绕线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向绕轴心旋转的卷轴的卷绕宽度限定构件之间放出线材,卷绕线圈;
使上述卷轴相对于上述卷绕宽度限定构件相对移动;
向上述卷轴的上述卷绕宽度限定构件之间放出线材,与上述线圈串联地卷绕线圈;
重复上述工序,在上述卷轴上串联地卷绕多个线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卷绕宽度限定构件中的一个是能够打开的分割了的卡盘,上述卡盘在闭合状态下限定线圈的端部,在打开状态下允许上述卷轴进入该卡盘内,将卷绕于上述卷轴上的线圈依次收容到上述卡盘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卷绕于上述卷轴上的线圈收容在上述卡盘内之后,通过使上述卡盘沿着上述卷轴后退,而使卷绕于上述卷轴上的线圈引导到与上述卷轴的顶端相结合且直径比该卷轴的直径小的线圈保持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闭合分割了的上述卡盘而将卷绕于上述卷轴上的线圈收容于该卡盘内,利用上述卡盘夹着线圈之间的连接线将该连接线向该线圈的径向弯折,从而成形引线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未经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1012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导捕获和介质访问控制
- 下一篇:书写辅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