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苎麻牛仔布前处理工序的生产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00530.0 申请日: 2008-01-18
公开(公告)号: CN101240507A 公开(公告)日: 2008-08-13
发明(设计)人: 宋桂玲;张立勇;郭恒辉;李新民;谈大勇;高长青;熊玉君;党亚红;姜宜宽 申请(专利权)人: 淄博兰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D06M16/00 分类号: D06M16/00;C12S11/00;D06M10/02;D06M101/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5000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苎麻 牛仔布 处理 工序 生产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工艺,特别涉及一种苎麻牛仔布前处理工序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苎麻纤维是麻类纤维中性能最优良的高档纺织纤维,用苎麻制成的纺织品风格独特,用途广泛。但用苎麻生产牛仔布面临以下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苎麻纤维与其它天然纤维相比,其具有较高的强度,但其纤维粗长、结晶度高及取向度高,因此决定了苎麻纤维硬而挺、刚性大,成纱抱合力差。用苎麻纺成的纱线表面毛羽多而硬,用纱线编织苎麻织物手感粗糙硬挺。当苎麻织物与皮肤接触时,硬挺的毛羽刺激皮肤,产生刺痒感。这些缺点使苎麻做为纺织品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烧毛的工艺,使苎麻纱表面长毛羽数量减少。但长毛羽变成短毛羽,只能达到纱线表面增加光洁度的目的,而且毛羽越短,纤维抗弯曲应力越大,对皮肤刺痒感越严重。此外,由于苎麻纱刚性大,使得苎麻纱在针织机上的可编织性能也较差。苎麻作为牛仔布的生产原料有相当的大的应用前景,国内有大面积苎麻产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苎麻牛仔布前处理工序的生产工艺,它能够使苎麻纤维刚度降低,纱线表面的毛羽减少,从而改善苎麻纱的手感,消除其穿着时的刺痒感,提高苎麻纱的可编织性能以及光泽度。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应用以下步骤:1、对苎麻绞纱用纤维素酶进行一次浸渍处理;2、对苎麻绞纱进行一次超声波处理;3、用纤维素酶对苎麻绞纱进行二次浸渍处理;4、对苎麻绞纱进行二次超声波处理,第二次所用的超声波频率和第一次超声波处理所用的超声波频率不同。

纤维素酶法结合超声波法对苎麻纤维进行处理,纤维素酶是作为一种带有特殊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它能催化水解苎麻绞纱表面的纤维素大分子中的1,4-β-葡萄糖键,使纤维结晶度、聚合度下降、纤维大分子链细化,进而使苎麻纱表面的纤维毛羽和微纤从纱表面脱离;超声波可对纤维表面的胶体和坚硬的污垢层进行清除,可改善纤维手感。两种方法综合作用的效果是使苎麻纤维穿着的刺痒感消除,纤维变得柔软,苎麻纱的可编织性能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生产工艺应用以下步骤:1、对苎麻绞纱用纤维素酶进行一次浸渍处理;2、对苎麻绞纱进行一次超声波处理;3、用纤维素酶对苎麻绞纱进行二次浸渍处理;4、对苎麻绞纱进行二次超声波处理,第二次所用的超声波频率和第一次超声波处理所用的超声波频率不同。

所述的步骤1对苎麻绞纱用纤维素酶进行一次浸渍处理:将净重15kg苎麻绞纱浸于水槽中,绞纱与水的浴比为1∶15,将水温加热升至55-60℃。向水槽中加入醋酸,调节浸渍液的PH值为4.5-5,然后加入纤维素酶RF93,用量为0.5%(对纱线重量比),浸渍处理65分钟。然后放空槽中浸渍液,再加水浸没苎麻绞纱;按1克/1升水的比例量加入纯碱(碳酸钠)。将溶液升温到60℃,浸渍处理15分钟,使苎麻纱中的纤维素酶失去活性,再将槽中碱液放空,用清水漂洗两次。

所述的步骤2对苎麻绞纱进行一次超声波处理:将步骤1处理后的绞纱放入装有超声波设备的水槽中,打开超声波,将频率调到20KH,将功率调到10KW;处理时间为50分钟,然后将绞纱取出。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机械能和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其具有很高的能量,对纤维表面的胶体和坚硬的污垢层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所述的步骤3用纤维素酶对苎麻绞纱进行二次浸渍处理:将步骤2处理后的绞纱再次浸于水槽中,绞纱与水的浴比为1∶15,将水温加热升至55-60℃,向水槽中加入醋酸,调节浸渍液的PH值为4.5-5,加入纤维素酶RF93,用量为0.5%(对纱线重量比),浸渍处理时间65分钟,然后放空槽中浸渍液,再加水浸没苎麻绞纱,按1克/1升水的比例量加入纯碱(碳酸钠);将溶液升温到60℃,浸渍处理15分钟,使苎麻纱中的纤维素酶失去活性,再将槽中碱液放空,用清水漂洗2次。

所述的步骤4对苎麻绞纱进行二次超声波处理:将步骤3处理后的绞纱再次放入装有超声波设备的水槽中,打开超声波,将频率调到35KH,将功率调到10KW,处理时间为55分钟,然后将绞纱取出。

苎麻绞纱经过第一次20KH的超声波处理后,手感和外观表现有明显的变化,具体表现在:用整只手抓上去,处理前的硬挺感消失;在显微镜下观察苎麻纱线的毛羽,发现原来平直僵硬的毛羽纤维开始钩曲。当苎麻绞纱经过第二次35KH的超声波处理后,其手感和外观表现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主要表现在:苎麻纱线白度大大增加,有了明显发亮的感觉;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表面杂质和脱胶处理后残留的胶体消失,整个纤维表面显得更见平整光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兰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淄博兰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0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