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机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5395.9 | 申请日: | 2008-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9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石山恭规;鸟谷贵信;福田健介;伊藤敬;铃木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34 | 分类号: | B60R2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申民;张惠萍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装置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机罩(hood)装置,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在车辆机罩上使用的行人保护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发的车辆设置有在车辆行人碰撞的情形下以吸收冲击的结构制造的机罩,因此,在车辆和行人碰撞的情形下,能够利用机罩吸收冲撞过程中施加到行人的冲击。
熟知的冲击吸收结构包括配置在形成机罩的外板和内板之间的加强构件,例如,邻近于车辆机罩的左右两端,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参见未审查日本专利公布No.2005-247262)。
然而,如果行人撞击机罩的后部区域,具有邻近机罩左右端的加强构件的结构就不能减弱碰撞冲击。在机罩的后部区域的下方,布置有刚框架构件,例如上部框架,由于外观和结构限制,难以确保机罩和框架构件之间的足够空隙。因此,如果冲撞机罩的后部区域,行人通过机罩触及框架构件,同时遭受相对强的冲击能量。这将增加施加到行人的冲击(伤害程度)的严重性。特别是近年来,为了减轻车辆,铝材用来制造越来越多车辆的机罩。与由钢材制成的传统的机罩相比,由铝材制造的机罩很容易变形。结果,上述问题日益严峻,已经得到重视。
由于位于机罩下包括上框架和发动机的组件的形状差异以及这些组件的布局,伤害程度取决于行人撞击机罩的位置。如果机罩具有如上述公布揭示的加强构件与机罩的外板和内板接合的结构,机罩不能基于根据行人撞击的位置而变化的伤害程度来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有效吸收其下设有刚性组件的机罩的后部区域的撞击能量以能够减小伤害程度的机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机罩装置是由外板和内板制造的车辆的机罩装置。所述装置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撞击吸收构件,包括接合到内板的下表面、从下表面向上延伸的壁部、以及沿车辆纵向方向从壁部的上缘延伸的上表面,撞击吸收构件位于机罩的后部区域中的外板和内板之间。
如果由下表面、壁部和上表面形成的撞击吸收构件安置在如上所述的其下设置有刚性组件的机罩的后部区域,在行人与机罩的后部区域碰撞的情形下,外板变形并与撞击吸收构件接触。
结果,外板、撞击吸收构件和内板的变形负荷产生,撞击能量被充分地吸收,从而减小了伤害程度。
较好地,向上凸起的上突出部(upper bead portion)形成在撞击吸收构件的上表面的指定位置。
如果向上凸起的上突出部如上所述设置到撞击吸收构件的上表面的指定位置,可以改善所述位置的刚性。而且,在行人碰撞的情形下,上突出部在与其它部件接触之前先与外板接触。
换句话说,在行人碰撞的情形下,与各个上突出部对应的机罩的区域比机罩的其它区域更早地产生高的变形负荷。
这使得可以设置适合机罩所有区域的变形负荷并有效地减小伤害程度。
在这种情形下,较好地,密封剂施加于上述的上突出部中规定的上突出部的上表面上,并且上突出部利用密封剂与外板连接。
如果如上所述的规定的上突出部施加有密封剂并连接到外板,当行人碰撞机罩并使外板变形时,除了外板的变形负荷外,可以在连接区域中同时产生撞击吸收构件和内板的变形负荷。
结果,可以设定更适合机罩所有区域的变形负荷并进一步有效地减小伤害程度。
较好地,向下凸起的下突出部形成在撞击吸收构件的下表面的与上突出部对应的位置,下突出部连接到内板。
如果向下凸起的下突出部形成在撞击吸收构件的下表面的与上突出部对应的位置,且下突出部连接到内板,可以加强外板和内板之间的撞击吸收性能。
这可以设定更适合机罩所有区域的变形负荷并进一步有效地减小伤害程度。
较好地,撞击吸收构件形成为具有大体类似曲柄的截面形状,其中,壁部从下表面的前缘和后缘中的一个向上延伸,且上表面在与下表面延伸的方向相反的车辆纵向方向上,从壁部的上缘延伸。
如果撞击吸收构件如上所述形成为具有大体类似曲柄的截面形状,相对于前碰撞中在行人撞击机罩的方向上施加的撞击,即从前方或上方施加到机罩的撞击,可以获得更有效的撞击吸收。
较好地,撞击吸收构件形成为具有大体类似曲柄的截面形状,其中壁部从下表面的后缘向上延伸,上表面从壁部的上缘向后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未经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53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