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容器、流体容器的再生方法、以及流体容器中的密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5902.9 | 申请日: | 200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8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关祐一;二木秀典;上原保直;松山雅英;小仓康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柳春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容器 再生 方法 以及 中的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存流体的流体容器、将用尽的流体容器通过再充填流体来再生的流体容器的再生方法、以及流体容器中的密封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收存流体的流体容器,例如公知有可装卸地安装到作为一种流体喷射装置的喷墨式打印机(以下称为打印机)上的墨盒。该墨盒具有略成扁平箱体状的容器主体,在该容体主体内划分有可收存作为流体的墨水的墨水收存室。在容器主体的下表面形成有最初向墨水收存室中充填墨水时使用的注墨孔。另外,用于抑制墨水从注墨孔漏出的薄膜以覆盖该注墨孔的方式粘贴在容器主体的下表面上。
这种墨盒在被安装到打印机上之后,墨水随着打印机的印刷等而被消耗,墨水收存室内的墨水余量变小,最后成为用尽的墨盒。用尽的墨盒被新墨盒更换。通过这种更换而从打印机卸下的用尽的墨盒的容器主体能够适应多次使用。在日本实用新型登录第3118670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向容器主体中再充填墨水来将用尽的墨盒再生为可再利用的墨盒的技术。由此能够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环保等目的。
在日本专利第3667749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中,在向用尽的墨盒中再充填墨水之前,先剥离密封注墨孔的薄膜。然后从注墨孔向墨水收存室再充填墨水,之后,用橡胶栓封堵该注入孔并在容器主体上放置熔敷薄膜并使其覆盖该注入孔。通过将该熔敷薄膜热熔敷到注墨孔周围的容器主体表面上来密封注墨孔。
上述方法在再充填墨水之后,在用橡胶栓封堵注墨孔的基础上,再将熔敷薄膜热熔敷在注墨孔周围的容器主体表面上。即,在再充填墨水之后,需要进行向注墨孔中嵌入橡胶栓的作业和使薄膜热熔敷的作业。因 此,再充填墨水的作业变得复杂,并且密封所需的部件数增多,成本变高。
另外,在上述方法中,使用聚酯胶带、即具有高温熔敷性能的塑料胶带,作为熔敷薄膜。聚酯系列的薄膜虽在热熔敷性能上优越,但与在墨盒中作为密封薄膜而广泛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系列的薄膜相比耐热性差。因此,聚酯系列的薄膜的密封可靠性差。从而,如果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并降低部件数和成本,而省略用上述橡胶栓密封注墨孔,即只用聚酯系列的薄膜密封注墨孔的话,则因为聚酯系列的薄膜的可靠性差,会存在墨水收存室内的墨水从注墨孔漏出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可靠并容易地密封在向用尽的流体容器中注入流体时使用的密封对象开口。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对密封对象开口进行密封的方法。所述密封对象开口是形成在流体容器上的孔以及开在熔敷或粘贴于所述流体容器上来覆盖该孔的覆膜上的孔之中的任一种。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密封部件;以使所述第一薄膜面向所述流体容器的状态,将所述密封部件置于所述流体容器上,以便用所述密封部件覆盖所述密封对象开口;以及,从所述第二薄膜的一侧对覆盖所述密封对象开口的所述密封部件进行加热来使所述第一薄膜熔融,由此用所述密封部件密封所述密封对象开口。所述密封部件是将包括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的多个薄膜进行层压而成的层压薄膜。所述第一薄膜在规定的加热温度下可熔融。所述第二薄膜在所述规定的加热温度下不熔融并具有比所述第一薄膜高的耐热性。所述第一薄膜形成所述层压薄膜的两个最外层之中的一个,所述第二薄膜形成两个最外层之中的另一个。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流体容器的再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经由密封对象开口向用尽的流体容器内再充填流体的步骤。所述密封对象开口是形成在流体容器上的孔以及开在熔敷或粘贴于所述流体容器上来覆盖该孔的覆膜上的孔之中的任一种。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准备密封部件;以使所述第一薄膜面向所述流体容器的状态,将所述密封部件置于所述流体容器上,以便用所述密封部件覆盖所述密封对象开口;以及,从所述第二薄膜的一侧对覆盖所述密封对象开口的所述密封部件进行加热来使所述第一薄膜熔融,由此用所述密封部件密封所述密封对象开口。所述密封部件是将包括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的多个薄膜进行层压而成的层压薄膜。所述第一薄膜在预定的加热温度下可熔融。所述第二薄膜在所述预定的温度下不熔融并具有比所述第一薄膜高的耐热性。所述第一薄膜形成所述层压薄膜的两个最外层之中的一个,所述第二薄膜形成两个最外层之中的另一个。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提供一种通过第二方式所述的流体容器的再生方法而再生的流体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涉及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墨盒的前侧透视图;
图2是图1的墨盒的后面一侧的透视图;
图3是图1的墨盒的前面一侧的部分分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59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