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香族聚碳酸酯、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6306.2 | 申请日: | 200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5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木原彰子;近藤晃弘;杉村博;小幡孝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64/12 | 分类号: | C08G64/12;G03G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亭;苗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香族 聚碳酸酯 电子 照相 感光 以及 图像 形成 装置 | ||
1.一种芳香族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
式中,Ar1和Ar2相同或者不同,表示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芳基、或者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杂环基;Ar3表示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亚芳基、或者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二价杂环基;2个Ar4相同或者不同,表示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亚芳基、或者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二价杂环基;2个Ar5相同或者不同,表示氢原子、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芳基、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杂环基、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芳烷基、或者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烷基;Ar6表示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亚芳基、或者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二价杂环基;但Ar3和Ar6不为同一基团;R1表示氢原子、或者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烷基;2n个R2和R3相同或者不同,表示氢原子、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烷基、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芳基、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杂环基、或者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芳烷基;n表示0~2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含有所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以及下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
式中,X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链状脂肪族2价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状脂肪族2价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2价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2价基团、或者这些基团结合而成的2价基团、或者这些基团与从包含氧原子和硫原子的组中选择的1个结合而成的2价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是下述通式(3)所示的结构单元,
式中,Ar1和Ar2相同或者不同,表示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芳基、或者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杂环基;2个Ar4表示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亚芳基、或者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2价杂环基;n表示0~2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其中,所述通式(3)所示的结构单元是下述通式(4)所示的结构单元,
式中,Ar1和Ar2相同或者不同,表示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芳基、或者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杂环基;2个Ar4表示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亚芳基、或者有取代基或没有取代基的2价杂环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中,X为下述通式(5)所示的2价基团,
式中,l个R4和m个R5相同或者不同,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4的低级烷基、C1~C4的低级烷氧基或者卤素原子;Y表示单键、氧原子、硫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链状脂肪族2价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状脂肪族2价基团、或者将2种以上的上述基团结合而成的2价基团;l和m相同或者不同,表示1~4的整数。
6.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在导电性支撑体上具有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感光层。
7.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在导电性支撑体上具有感光层以及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表面保护层。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部、曝光部、显影部以及转印部,所述带电部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所述曝光部用根据图像信息的光使带电状态下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所述显影部使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而可视图像化;所述转印部将由所述显影部显影的可视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部、曝光部、显影部以及转印部,所述带电部使上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所述曝光部用根据图像信息的光使带电状态下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所述显影部使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而可视图像化;所述转印部将由所述显影部显影的可视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63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