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香族聚碳酸酯、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06306.2 申请日: 2008-01-29
公开(公告)号: CN101235135A 公开(公告)日: 2008-08-06
发明(设计)人: 木原彰子;近藤晃弘;杉村博;小幡孝嗣 申请(专利权)人: 夏普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08G64/12 分类号: C08G64/12;G03G5/07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蒋亭;苗堃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芳香族 聚碳酸酯 电子 照相 感光 以及 图像 形成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芳香族聚碳酸酯、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静电潜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层使用聚碳酸酯树脂,这是由于其具有高机械强度,且耐磨损性、尺寸稳定性等优异。特别是在将含有电荷产生材料的电荷产生层以及含有电荷输送材料的电荷输送层依次层压于导电性支撑体上而形成的功能分离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中,成为最外层的电荷输送层中,作为用于将电荷输送材料保持于此层中的粘合树脂多使用聚碳酸酯。

作为聚碳酸酯,已知例如双酚A聚碳酸酯和Z型聚碳酸酯等代表性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其中双酚A聚碳酸酯由4,4’-(1-甲基乙叉基)双苯酚(双酚A)与光气反应得到,Z型聚碳酸酯由耐磨损性、溶解性等优异的4,4’-环己叉基双苯酚(双酚Z)合成。一般来说,与其它热塑性树脂相比,这些碳酸酯的机械强度、特别是低温下的机械强度优异,而且耐候性也优异。

但是,为了维持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要求的电特性,电荷输送层含有与作为粘合树脂的聚碳酸酯几乎等量的电荷输送材料。然而,由于电荷输送材料是与聚碳酸酯的相溶性低的低分子量化合物,这样的聚碳酸酯与电荷输送材料的量的比成为损害电荷输送层的耐磨损性和耐久性等的原因。

因此,进行了以下的尝试:通过提高电荷输送材料的电特性,在维持作为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特性下,减少电荷输送材料的添加量,提高电荷输送层的耐久性。通过这样的尝试谋求电荷输送材料灵敏度和迁移率的进一步提高。但是,迄今为止提出的电荷输送材料为了得到所期望的电特性,添加量必须是对电荷输送层的耐久性产生恶劣影响程度的量。因此,兼具电特性和耐久性是非常困难的。

为了解决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上述课题,尝试对粘合树脂赋予电荷输送功能来减少电荷输送材料的添加量,正在推进包含具有电荷输送功能的结构单元的粘合树脂,即所谓的高分子光导性材料的开发。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主链中具有咔唑环的咔唑系聚碳酸酯(例如,参照特开平4-183719号公报)、侧链中具有咔唑环的聚乙烯咔唑(例如,参照特开昭50-82056号公报)等。这些咔唑系聚合物具有以下的缺点:缺乏挠性、机械强度也低、还容易形成作为使电荷输送能力降低的原因之一的结构性问题。

还可以列举:具有腙侧链的聚苯乙烯化合物(例如,参照特开平3-50555号公报)、主链中具有叔胺结构的芳胺化合物(参照特开平1-13061号公报、特开平1-19049号公报和特开平5-40350号公报)、侧链中具有叔胺结构(三苯基胺骨架)的(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例如,参照特开平5-66598号公报)等。这些聚合物也未能充分满足电荷输送能力、机械强度等。

并且,在特开平4-183719号公报、特开昭50-82056号公报、特开平3-50555号公报、特开平1-13061号公报、特开平1-19049号公报、特开平5-40350号公报以及特开平5-66598号公报中记载的聚合物均为π电子共轭体系,还可以列举具有介由与之不同的σ电子共轭体系的传导机构的聚硅烷(例如,参照特开昭63-285552号公报和特开平5-19497号公报)等。虽然聚硅烷的电荷输送能力优异,但由于会被紫外光轻易分解,机械强度也差,因此并未达到实用化。

此外,以提高机械强度为目的,可以列举将电荷输送材料单体化,并使该单体与聚碳酸酯单体共聚而成的聚碳酸酯系共聚物(例如,参照特开平3-221522号公报和特开平4-11627号公报)。但是这样的共聚物并未达到可以同时充分满足电荷输送能力和机械强度的水平。

此外,可以列举将电荷输送能力优异的烯胺化合物(例如,参照特开平6-43674号公报以及特许登记第3580426号说明书)单体化,并使该烯胺单体与聚碳酸酯单体共聚而得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例如,参照特开2004-269813号公报)。但是,该芳香族聚碳酸酯由于结构对称性高、易引起结晶化,因此作为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用树脂来使用时,会产生结晶化部分成为图像缺陷这种不利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63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