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拾取装置及光学信息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8799.3 | 申请日: | 2006-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1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内山峰春;西田俊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三星储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7/135 | 分类号: | G11B7/13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海兰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拾取 装置 光学 信息处理 | ||
1.一种光拾取装置,对具有第1基片厚度的第1光盘或基片厚度比上述第1基片厚度大的第2光盘照射光束,进行记录或再生;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于将相同波长的光束照射到上述第1光盘和第2光盘的光源,
设定成用于上述第1光盘、将来自上述光源的上述光束照射到上述第1光盘的第1物镜,
设定成用于上述第2光盘、将来自上述光源的上述光束照射到上述第2光盘的第2物镜,及
使来自上述光源的光束的光路向上述第1物镜或上述第2物镜反射的电致变色镜;
在进行上述第1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时,利用上述电致变色镜使上述光束向上述第1物镜反射,按照适于上述第1光盘的记录或再生的第1数值孔径照射上述光束,
在进行上述第2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时,利用上述电致变色镜使上述光束向上述第2物镜反射,按照适于上述第2光盘的记录或再生的第2数值孔径照射上述光束。
2.一种光拾取装置,对基片厚度不同的第1或第2光盘照射光束,进行记录或再生;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于将相同波长的光束照射到上述第1和第2光盘的光源,
设定成用于上述第1或第2光盘的再生、将来自上述光源的上述光束照射到上述第1和第2光盘的第1物镜,
设定成用于上述第1或第2光盘的记录、将来自上述光源的上述光束照射到上述第1和第2光盘的第2物镜,及
使来自上述光源的光束的光路向上述第1物镜或上述第2物镜反射的光路切换单元;
在进行再生时,利用上述光路切换单元使上述光束向上述第1物镜反射,照射上述第1或第2光盘,
在进行记录时,利用上述光路切换单元使上述光束向上述第2物镜反射,照射上述第1或第2光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再生时,利用上述光路切换单元吸收从上述光源导向上述第1物镜的光量,
在记录时,利用上述光路切换单元与再生时相比相对地减少导向上述第2物镜的光量的吸收,使再生时和记录时的激光功率差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路切换单元为电致变色镜。
5.一种光学信息处理装置,使光拾取装置沿光盘的径向移动,从而在上述光盘记录信号,或对记录于上述光盘的信号进行再生;其特征在于:具有主轴电动机和控制器,
该主轴电动机驱动具有第1基片厚度的第1光盘或基片厚度比上述第1基片厚度大的第2光盘回转,
该控制器控制上述第1和第2光盘的记录或再生;
上述光拾取装置具有:
用于将相同波长的光束照射到上述第1光盘和第2光盘的光源,
设定成用于上述第1光盘、将来自上述光源的上述光束照射到上述第1光盘的第1物镜,
设定成用于上述第2光盘、将来自上述光源的上述光束照射到上述第2光盘的第2物镜,及
使来自上述光源的光束的光路向上述第1物镜或上述第2物镜反射的电致变色镜;
在进行上述第1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时,利用上述电致变色镜使上述光束向上述第1物镜反射,按照适于上述第1光盘的记录或再生的第1数值孔径照射上述光束,
在进行上述第2光盘的记录或再生时,利用上述电致变色镜使上述光束向上述第2物镜反射,按照适于上述第2光盘的记录或再生的第2数值孔径照射上述光束。
6.一种光学信息处理装置,使光拾取装置沿光盘的径向移动,从而在上述光盘记录信号,或对记录于上述光盘的信号进行再生;其特征在于:具有主轴电动机和控制器,
该主轴电动机驱动上述第1或第2光盘回转,
该控制器控制上述第1或第2光盘的记录或再生;
上述光拾取装置具有:
用于将相同波长的光束照射到上述第1和第2光盘的光源,
设定成用于上述第1光盘或第2光盘的再生、将来自上述光源的上述光束照射到上述第1和第2光盘的第1物镜,
设定成用于上述第1光盘或第2光盘的记录、将来自上述光源的上述光束照射到上述第1光盘和第2光盘的第2物镜,及
使来自上述光源的光束的光路向上述第1物镜或上述第2物镜反射的光路切换单元;
在进行再生时,利用上述光路切换单元使上述光束向上述第1物镜反射,照射上述第1或第2光盘,
在进行记录时,利用上述光路切换单元使上述光束向上述第2物镜反射,照射上述第1或第2光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三星储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芝三星储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87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备乙烯-α-烯烃-多烯共聚物的方法
- 下一篇:扭转振动减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