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酚盐分解新工艺流程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2813.7 | 申请日: | 200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7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赵冰;高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C1/00 | 分类号: | C10C1/00;C07C37/72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孔金满 |
地址: | 11405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分 新工艺 流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焦化行业煤焦油加工工艺路线领域,具体地说,是煤 焦油加工装置中间生产工序的酚盐分解工艺流程及设备,适用于煤焦油加 工行业的技术改造及新建项目。
背景技术
国内外现有煤焦油加工行业的酚盐分解生产工艺流程一般是硫酸间歇 分解、硫酸连续分解及二氧化碳分解等三种的工艺流程。
一是采用硫酸间歇分解的工艺流程。
净酚钠由净酚钠泵抽送到分解器,分解时一般采用70-75%或浓硫酸, 硫酸自酸高位槽定量加入分解器,同时进行搅拌,分解过程产生的热量, 用间接冷却水移出;分解反应完成后,停止搅拌,静止分离4-5小时。下 层硫酸钠废水放入硫酸钠槽,由硫酸钠泵定期送往油库酚水槽,上层粗酚 放入粗酚槽,由粗酚泵送往油库。
在生产时产生大量的酸雾,其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在酚盐分解装置周 围很难有植物生存,对职工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在封闭厂房的 酚盐分解装置更是让在岗职工难以忍受,周围居民对此怨声载道。
二是采用硫酸连续分解的工艺流程。
国内采用此工艺流程的不多,基本上是硫酸间歇分解的工艺流程的翻 版,其流程是将净酚盐和浓度为40-45%的硫酸混合进入管道混合器,反应 产物经冷却后进入一次分离器(带有搅拌器),在一次分离器(带有搅拌器) 内用搅拌器进行搅拌继续完成硫酸和净酚盐的反应,同时,伴有酸雾溢出。 反应得到的粗酚从分离器上部排出,底部排出硫酸钠溶液,该硫酸钠溶液 进入二次分离器(无搅拌器),含0.4%-0.6%的硫酸钠溶液从分离器底部 排出,粗酚从分离器上部排出。由于用稀硫酸分解,反应不剧烈,酸雾溢 出较硫酸间歇分解的工艺少,但硫酸钠废水产生量相对较大,设备与管道 的腐蚀严重。此种工艺是在常压下进行酚盐分解,其酸雾的产生没有得到 有效的控制。
三是采用二氧化碳分解的工艺流程。
此工艺流程国内在国内采用较多,流程复杂,但建设装置受二氧化碳 气源的限制;其分解效果只能分解80~90%的酚盐,最终还要采用硫酸间 歇分解的工艺流程对其进行最终完全分解;其工艺流程复杂,投资较大。
上述三种酚盐分解工艺流程都有酸雾产生,同时还伴有粗酚产品的损 失及过大的辅助原料硫酸的消耗,没有彻底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现今所 有煤焦油加工企业在生产时都受酚盐分解装置的污染困扰,操作人员在操 作时受到酸雾、油雾损害,操作带有一定危险性。
目前国内外所有的煤焦油加工装置中的酚盐分解工序,还没有很好的 解决硫酸和净酚盐反应产生环境污染的方法。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改进 现有的酚盐分解工艺,使新的酚盐分解工艺更适合煤焦油加工生产需要, 减少煤焦油加工装置对环境的污染。急需设计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投资低、 无污染、适用性广泛的新型酚盐分解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酚盐分解工艺流程,实现降低产品的单耗,增 加粗酚产品收率,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本发明也是 煤焦油加工行业减少环境污染,节能增效的新技术。
本发明的工艺生产流程的要点是彻底解决酚盐分解的环境污染问题, 节能降耗,减少项目投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套用于所述的酚盐分解新工艺流程的无 污染,无刺激性气味绿色环保,占地少,投资少,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 的酚盐分解新设备。
本发明的酚盐分解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净酚盐与浓度为40%~98%的硫酸按比例进入混合器,重量比 为净酚盐∶硫酸=1∶0.6~1.2,流速为0.1~0.5m/s,
(b)混合液再高速进入1#反应器,流速为1.5~2.5m/s,反应温度: 100~150℃,反应压力:0.2~1.0MPa,
(c)1#反应器产生的气相与液相经喷射器进入2#反应器,反应温度: 60~70℃,反应压力:0.1~0.5MPa,
(d)反应液进入分离器分离出相应产品粗酚和硫酸钠废水。
在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混合方式采用低流速(流速为0.1- 0.5m/s),将净酚盐与硫酸混合液通过混合器,使净酚盐与硫酸的反应进行 约70%-85%,然后在高流速(流速为1.5~2.5m/s)进入1#反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28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冗余校验码生成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熟地黄多糖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