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活性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6249.6 | 申请日: | 200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4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霞;李春霞;马振华;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C07K1/0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活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生物活性肽,其特征是它的分子式为C42H67N7O10,结构式为:
式中1位、8位、20位、26位、32位及38位的立体绝对构型为(1S,8R,20S,26R,32S,38S)时,立体结构式为
式中1位、8位、20位、26位、32位及38位的立体绝对构型为(1S,8R,20S,26S,32R,38S)时,立体结构式为
式中1位、8位、20位、26位、32位及38位的立体绝对构型为(1S,8R,20S,26R,32R,38S)时,立体结构式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首先使L-脯氨酸在二氯亚砜和甲醇的存在下进行甲基化,得到L-脯氨酸甲酯的盐酸盐,使N-叔丁氧羰基-D-苯丙氨酸在氢化钠和碘甲烷的作用下进行氮甲基化,得到N-(叔丁氧羰基)-N-甲基-D-苯丙氨酸,将上述的L-脯氨酸甲酯的盐酸盐和N-(叔丁氧羰基)-N-甲基-D-苯丙氨酸在缩合剂1-羟基-7-偶氮苯并三氮唑和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的盐酸盐的作用下缩合,得到二肽片段N-(叔丁氧羰基)-N-甲基-D-苯丙氨酸-L-脯氨酸甲酯,脱除该二肽片段的叔丁氧羰基保护基,再与N-(9-芴甲氧羰酰基)-甘氨酸缩合,得到三肽片段N-(9-芴甲氧羰酰基)-甘氨酸-N-甲基-D-苯丙氨酸-L-脯氨酸甲酯,脱除该三肽片段的9-芴甲氧羰酰基保护基,再与N-(叔丁氧羰基)-L-异亮氨酸缩合,得到四肽片段N-(叔丁氧羰基)-L-异亮氨酸-甘氨酸-N-甲基-D-苯丙氨酸-L-脯氨酸甲酯;接着使Nα-(9-+芴甲氧羰酰基)-Nγ-(三苯甲基)-谷氨酰胺在多聚甲醛和对甲苯磺酸的作用下生成噁唑烷酮中间体,该中间体在三氟乙酸和三乙基硅烷存在下还原开环并脱除三苯甲基保护基得到N-(9-芴甲氧羰酰基)-N-甲基-谷氨酰胺;然后使L-异亮氨酸通过偶氮中间体水解的方法得到L-2-羟基-3-甲基缬草酸,使亮氨酸在甲苯、苄醇和对甲苯磺酸的存在下回流得到O-苄酯-亮氨酸的对甲苯磺酸盐,将上述的L-2-羟基-3-甲基缬草酸和O-苄酯-亮氨酸对甲苯磺酸盐在缩合剂1-羟基-7-偶氮苯并三氮唑和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的盐酸盐的作用下缩合,得到L-2-羟基-3-甲基缬草酸-O-苄酯-亮氨酸;最后在三氟乙酸的作用下脱除上述四肽片段N-(叔丁氧羰基)-L-异亮氨酸-甘氨酸-N-甲基-D-苯丙氨酸-L-脯氨酸甲酯的叔丁氧羰基保护基,并与N-(9-芴甲氧羰酰基)-N-甲基-谷氨酰胺缩合,得到五肽片段N-(9-芴甲氧羰酰基)-N-甲基-谷氨酰胺-L-异亮氨酸-甘氨酸-N-甲基-D-苯丙氨酸-L-脯氨酸甲酯,该五肽片段脱除9-芴甲氧羰酰基保护基,得到中间体N-甲基-谷氨酰胺-L-异亮氨酸-甘氨酸-N-甲基-D-苯丙氨酸-L-脯氨酸甲酯,将上述的L-2-羟基-3-甲基缬草酸-O-苄酯-亮氨酸在钯制剂的氢解条件下脱除苄基后,再与上述的中间体缩合得到本发明的生物活性肽。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活性肽在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中的应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钯制剂为钯-碳或氢氧化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Nα-(9-芴甲氧羰酰基)-Nγ-(三苯甲基)-谷氨酰胺为Nα-(9-芴甲氧羰酰基)-Nγ-(三苯甲基)-L-谷氨酰胺或Nα-(9-芴甲氧羰酰基)-Nγ-(三苯甲基)-D-谷氨酰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亮氨酸为L-亮氨酸或D-亮氨酸。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L-2-羟基-3-甲基缬草酸-L-亮氨酸与中间体进行缩合时的摩尔比为1∶1.2~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624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