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变压器油中丙酮含量测定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8342.0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2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孝为;王宏;王振军;薛科社;陈国亮;陈楚羽;李悦;兰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0 | 分类号: | G01N3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中群 |
地址: | 710054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变压器 丙酮 含量 测定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检测方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判断电力 变压器绝缘程度的电力变压器油中丙酮含量测定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变压器是输变电系统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其绝缘状况的好坏 是关系到电力系统能否安全可靠运行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以往的研究 和实践都表明,变压器油中溶解的CO、CO2、H2等气体成分的含量能 客观反映变压器内部绝缘老化状态的信息,进而发现变压器潜伏的缺 陷和故障。现有技术中,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变压器油中CO、CO2、 H2、O2、CH4、C2H6、C2H4、C2H2等气体,已在电力、冶金、石化、铁路、 机械等行业得到广泛使用。但是,由于CO、CO2等气体的逸散以及糠 醛容易吸附等原因,往往难以测得气体的真实含量,使判断变压器老 化程度受到影响。根据本发明设计者近年来所做的研究发现,运行后 的变压器油中所含有微量丙酮(CH3COOH3)成分,由于丙酮具有不易被 吸附、难于扩散、水分和氧气对其影响小、在油中溶解稳定等特点, 将丙酮含量作为变压器绝缘的老化指标而应用在变压器绝缘的老化 与残余寿命诊断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丙酮(CH3COOH3)的比重为0.791(20℃),其沸点为56.6℃,蒸汽 压为184.8mmHg(20℃),它能与水、醇及多种有机溶剂互溶。由于老 化变压器油中丙酮含量为ppm级,如何将变压器油中的微量丙酮分离 和富集成为样品制备的关键所在。为此,本发明设计者首先试验了用 气相色谱法直接进样分析的方式。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样品粘度大, 高沸点的油品组分难挥发而导致色谱系统污染,再由于样品组成复 杂,色谱分离效果不好,还由于样品中丙酮含量低以及仪器灵敏度的 限制,待测组分的测量信号较小,所以,对于变压器油中丙酮的测定 而言,不适宜用气相色谱法直接进样进行分析。设计者在随后的研究 中,又根据丙酮易溶于水的特性,用纯水作为萃取剂对变压器油中丙 酮的测定进行了条件试验,所用方法方法是:取变压器油10.00ml 于分液漏斗中,加入2.00ml蒸馏水,萃取30分钟,静置分层后,取 水相萃取液在GC-14C气相色谱仪上,用PEG-20M填充柱进行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虽具有丙酮在水中稳定,易保存,重复性好等 优点,但却存在着振荡萃取后油液发生乳化的现象,使油水难以分离、 且萃取率低、水相溶液的色谱基线差等缺陷,因此,它也不便于在大 批量变压器油样品分析中应用。与上述试验同时,本发明设计者还分 别用甲醇、乙醇作为萃取剂对变压器油中丙酮含量的测定进行了条件 试验。即取变压器油10.00ml于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2.00ml甲醇、 乙醇,萃取30分钟,静置分层后,取甲醇、乙醇相萃取液在GC-14C 气相色谱仪上,用PEG-20M填充柱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由于萃 取液中高浓度的甲醇、乙醇在FID检测器上色谱峰值很大、且存在拖 尾情况,使溶剂峰与丙酮峰的分离变差。所以,对于变压器油中微量丙 酮的测定而言,也不适宜用甲醇、乙醇作为萃取剂进行分析。迄今为 止,关于变压器油中微量丙酮的测定方法目前本领域尚无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进而提供一 种测试方式简单易行、取样方便、测试结果稳定可靠的电力变压器油 中丙酮含量测定分析方法。
用于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采用静态顶空 气相色谱法测定电力变压器油中丙酮的含量,即在一定容积的顶空瓶 中,加入0.6~0.7倍顶空瓶容积的变压器油样,在55℃~65℃的温 度内加热平衡,使油样中的丙酮成分定量地汽化,通过测定平衡体系 中的顶空气体确定原油样中丙酮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83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