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溶剂油或己烷精制过程中脱除微量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0616.X | 申请日: | 2008-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4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耿皎;张志炳;吴有庭;朱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9/15 | 分类号: | C07C9/15;C07C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嘉栋 |
地址: | 210093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剂油 己烷 精制 过程 脱除 微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分离领域,是一种由溶剂油分离、切割以己烷为主要成分的馏分产品过程中脱除微量苯的新方法。具体涉及用一种复合溶剂脱除己烷馏分产品中的微量苯的萃取精馏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正己烷和以正己烷为主要成分的溶剂油产品是重要的石油加工产品,可用作溶剂或生产医药中间体的基本原料,在化工生产中用途广泛。目前市场上相关产品可大致分为3个等级:己烷含量在80%左右、馏程65~70℃的溶剂油产品;含量95%的己烷产品;含量97.5%以上、甲基环戊烷含量小于1%的精己烷。由于己烷和甲基环戊烷沸点相近(己烷68.7℃,甲基环戊烷71.8℃),因此通常产品都是以甲基环戊烷的含量作为衡量己烷类产品的指标之一。但随着己烷用途的拓展以及出口需求增大,其产品等级要求提高,特别是要达到食品级标准,其中的芳烃(主要是低沸点的苯,80.1℃)含量要求<50ppm。己烷在常压下与苯产生共沸,共沸点温度68.7℃,共沸组成(95%己烷,5%苯),并且在己烷85~95%区间,二者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二者很难用普通精馏分开。通常炼油企业出厂的溶剂油中苯含量在0.2~1%左右,这就意味着要想得到食品级的这三类己烷产品,理论上无法实现。
目前溶剂油中除苯的方法主要有加氢法、溶剂吸收法。目前大规模工业装置主要是采用加氢还原苯,再分离。该种方法对装置要求高,投资大,还需要氢气来源,初步统计加氢的成本要增加800~1000元/吨产品,因此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溶剂油产品(一般1000~5000吨产品/年)来说并不适用。广州石化总厂研究所提出一种溶剂吸收处理微量苯的方法,主要是将原料气化,从吸收塔塔底进入;然后用环丁砜做为吸收剂,从塔顶进入,与气相原料逆流接触,脱除原料中的苯。该法能将1%的苯脱除到0.01%(100ppm)左右,但是存在原料损失大,产品硫含量增加的缺点。有人曾提出过用分子筛吸附法的方法,但尚未见公开的文章和专利做详细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将提供一种用复合溶剂萃取精馏技术,脱除己烷馏分产品中的微量苯的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溶剂油或己烷精制过程中脱除微量苯的方法,它基本上由以下步骤组成:
步骤1.将溶剂油或工业己烷原料与糠醛和乙二醇组成的复合萃取剂,以一定配比分别在不同位置处加入到萃取精馏塔;所述的萃取精馏塔为60-80理论塔板的精馏塔,复合萃取剂中糠醛与乙二醇的配比范围为:1∶0.5~3,原料与复合萃取剂的配比范围为1∶0.2~2,原料进塔位置在塔中部30~40块理论塔板处(从上向下数,下同),复合萃取剂进塔位置在塔上部6~12块理论塔板处,萃取精馏塔塔顶为常压或微负压操作,压力为500~760mmHg,塔顶温度为40~70℃,塔釜温度为110~130℃,塔顶回流比为2.5~6,精馏分离后塔顶得到苯含量<50ppm的溶剂油产品馏分或工业己烷产品,塔釜内为溶剂油重组分或工业己烷原料中重组分与复合萃取剂的混合物,
步骤2.将步骤1从塔釜得到的溶剂油重组分或工业己烷原料中重组分与复合萃取剂的混合物用萃取剂回收塔进行分馏,所述的萃取剂回收塔为20-40理论塔板的分馏塔,溶剂油重组分或工业己烷原料中重组分与复合萃取剂的混合物进塔位置在塔中下部12-24块理论塔板处,萃取剂回收塔塔塔顶为常压或负压操作,压力为500~760mmHg,塔顶温度为60~80℃,塔釜温度为140~180℃,塔顶回流比为1~3,塔顶蒸出原料中的重组分,塔釜内为复合萃取剂,可以循环使用。
上述的溶剂油或己烷精制过程中脱除微量苯的方法,所述的复合萃取剂中糠醛与乙二醇的配比与原料中的苯的含量有关,它们的比例关系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06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刮料器
- 下一篇:一种以沼气中的CO2为碳源培养光合微生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