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变堆用低活化马氏体钢的冶炼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1328.6 | 申请日: | 200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8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军;黄群英;李春京;吴宜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1C5/00 | 分类号: | C21C5/00;C22B9/18;C21D8/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变 堆用低 活化 马氏体 冶炼 生产 方法 | ||
1.一种聚变堆低活化马氏体钢的冶炼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成分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基体为Fe元素,Cr 8.5-9.5%,W 1.3-1.7%,V0.15-0.25%,Ta 0.12-0.18%,Mn 0.40-0.50%,C 0.08-0.12%。
熔炼工艺过程如下:
第一步,在真空感应炉内对炉料进行熔炼:
1)用FeCa合金对纯铁进行脱S处理;
2)熔炼前对合金元素Cr、W、V、Ta、Mn进行高温真空脱水除气处理;或者采用非真空脱水除气处理工艺:首先对Al2O3粉或CaF2粉进行高温脱水,然后用Al2O3粉或CaF2粉包埋合金以隔绝空气,最后在非真空环境下加热脱水除气,加热温度300-800℃;
3)按照目标马氏体钢设计成分进行配料,纯铁装入真空感应炉,合金元素按Cr、W、V、Ta、C、Mn顺序装入真空合金料斗;
4)真空感应熔炼炉抽真空至0.1-10Pa后,充高纯氩气至0.005-0.08MPa,熔化纯铁,并加C脱O至5-100ppm;
5)合金化:通过料斗加入纯金属Cr和W,升温至1450-1650℃,熔化完成后依次加入纯金属V、Ta,待熔化后,抽真空至0.1-10Pa以下保持3-10分钟;然后充氩气至0.005-0.08MPa后加入纯C和纯金属Mn;
6)在线检测合金元素成分并依据测试结果增补合金元素,待成分合格后在1450-1550℃出钢并进行真空浇注得铸锭;
检查铸锭成分和内部组织,若满足要求,即可完成熔炼工作,否则需进行第二步辅助熔炼;
第二步,对铸锭进行锻造以制备重熔自耗电极,锻造温度800-1200℃,奥氏体化保温时间45-75min,锻造比>4∶1;然后在真空电渣炉或氩气保护的普通电渣炉中重熔精炼,冶炼出成分和内部组织合格的CLAM钢铸锭:
1)选用高纯Al2O3+CaF2或者CaO+Al2O3+CaF2作为电渣;
2)对电渣进行干燥处理,熔化后注入到真空电渣炉或普通电渣炉的结晶器中;对于真空电渣重熔炉,抽真空至0.1-5Pa后充高纯氩气至0.005-0.05MPa;对于普通电渣重熔炉,向结晶器中充高纯氩气保护;
3)采用电流大小来控制重熔自耗电极的熔化速度,电流范围为200-500A;
4)重熔结束后,取出重熔铸锭;
Al2O3+CaF2渣系的组成为:Al2O320-40%+CaF2余量;CaO+Al2O3+CaF2渣系的组成为:CaO5-15%+Al2O320-40%+CaF2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变堆结构材料低活化马氏体钢冶炼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锻造开坯,热轧制备所需型材:
1)锻造开坯时的工艺参数为:初始锻造温度1100-1200℃,保温时间45-75min,终锻温度800-900℃,锻造比>4∶1;
2)所得到马氏体钢型材的轧制工艺参数为: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1000-1100℃/45-75min,终轧温度750-850℃,每道次最大轧制变形量不超过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变堆用低活化马氏体钢的冶炼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对普通电渣炉,重熔过程中可向电渣添加适当Al粉以脱掉渣系中的游离氧,防止渣系中的氧向钢水中扩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变堆用低活化马氏体钢的冶炼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真空浇注时钢锭模系统在浇注前先用纯铁水清洗并加热烘烤除气,烘烤温度300-8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13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