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蟹营养速溶固体饮料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2377.1 | 申请日: | 200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3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南;余顺火;陶学明;吕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1/33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2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营养 速溶 固体 饮料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蟹营养速溶固体饮料的 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水产品纷纷走上人们的餐桌,大大 丰富了人们的食谱。梭子蟹由于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梭 子蟹每100g蟹肉里含蛋白质15.9g、脂肪3.1g、钙280mg、磷152mg。富含维 生素A、D及微量元素硒,每100g蟹肉里含维生素A121ug、维生素D121ug、硒 96ug。近年来梭子蟹的消费数量呈迅速上升趋势,梭子蟹的头、壳等下脚料, 数量很大,目前主要用于加工动物饲料,价值提升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蟹营养速溶固体饮料的制作方法,利用梭子蟹的头、壳 等下脚料,提取其中的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制作固体饮料,经济价值明显提 高,又有益于人体健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蟹营养速溶固体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粉碎:梭子蟹下脚料,包括梭子蟹腿、蟹壳等,低温烘干,粉碎;
(2)脱脂:粉碎后干下脚料用热水浸泡,使油脂分离出来,后降温冷冻, 使油脂结块,与料液分离,放出料液得渣料,渣料烘干并粉碎成细粉;
(3)复合酶解:将渣料细粉加水混合成料液,向料液中加入中性蛋白酶与 风味蛋白酶,两种酶的加入量比例为1.5-2.5∶1,总加酶量为800-1200U/g渣 料细粉,温度45-55℃,调PH值6.5-7.5,水解时间为4-5小时,酶解后PH值 为7-8;
(4)过滤离心:酶解后的料液进行离心,得清液;
(5)浓缩:清液采用纳滤膜浓缩,至浓缩液中固形物含量为12%-18%浓度;
(6)调味:向浓缩液中加入调味料;
(7)高压均质:对浓缩液进行高压匀质处理,压力为50-55MP;
(8)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50-160℃,得产品。
所述的蟹营养速溶固体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低温烘干是指在70-75 ℃下,烘4-6小时。
所述的蟹营养速溶固体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向料液中加入 中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的加入量比例为2∶1,总加酶量为1000U/g渣料细 粉。
所述的蟹营养速溶固体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碎后干下脚 料用热水浸泡,料液比为1∶4-5,在80-85℃下保温3-4小时。
本发明采用中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对料液进行酶解,由于各种蛋白酶作 用的位点不同,水解的程度有限,为避免单一酶水解的缺陷,改善水解效果, 选用中性蛋白酶为外切酶,而风味蛋白酶为外切+内切酶,因此采用两种酶进行 复合酶水解能够大大提高水解效率,同时风味蛋白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 解液的风味,去除苦味。
纳滤膜主要为了高效率的浓缩和除盐;高压匀质使饮料的口感好、混合均 匀。
本发明有效提取梭子蟹下脚料中的营养成分,生产固体饮料,实现了变废 为宝,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又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增进人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蟹营养速溶固体饮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粉碎:梭子蟹下脚料,包括梭子蟹头、壳等,低温烘干,粉碎;
(2)、脱脂:冷冻去脂,即对粉碎后干料加水(料液比1∶4),80℃,保温 3小时,后降温至1-2℃,时间为20-30分钟,从底部放出料液,脂肪结块留在 容器,脱脂率达到70-80%,脂肪与料液分离,放出料液得渣料,渣料烘干并粉 碎成细粉。
(3)、复合酶解:将渣料细粉加水混合成料液,向料液中加入中性蛋白酶 与风味蛋白酶,两种酶的加入量比例为2∶1,总加酶量为800-1200U/g渣料细 粉,温度45-55℃,调PH值6.5-7.5,水解时间为4-5小时,,酶解后PH值为 7-8;
(4)、过滤离心:酶解后的料液进行离心,得清液;
(5)、浓缩:采用纳滤膜浓缩至固形物含量12%-18%浓度。
(6)、调味:向浓缩液中加入调味料,调味料不同,产品为系列产品;
(7)高压均质:压力为50-55MP;
(8)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50-160℃,混合温度为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23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闪光灯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多级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