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汽油蒸气的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2704.3 | 申请日: | 200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2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何仁;韦海燕;蔡锦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15/035 | 分类号: | B60K15/035;B60K1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汽油 蒸气 回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车载汽油蒸气的回收装置,活性炭罐(21)经电磁阀(18)连通发动机、经第七通气管(17)连通油气分离器(16)的出口;油气分离器(16)的进口经第六通气管(15)与通气管路单向阀(14)的出口连通,通气管路单向阀(14)的进口依次连通第五通气管(13)、第二通气管(7)、第一通气管(5)和油箱(22),加油管(2)伸进油箱(22)中,在下加油管(2)的入口端安装一个单向止回阀(3),控制阀(4)与第一通气管(5)连接并固定在油箱(22)内;在第一通通气管(5)和第二通气管(7)之间并接第三通气管(9),将坡度阀(8)连接第三通气管(9)后固定在油箱(22)内;三通阀(12)串接泄压阀(11)后并接在第五通气管(13)和第二通气管(7)之间的管路上,其特征是:单向止回阀(3)的阀体(31)内有阀门(34)、阀座(32)和弹簧(35),其中弹簧(35)位于单向止回阀(3)的阀门(34)和单向止回阀(3)的阀体(31)底面之间;单向止回阀(3)的阀体(31)上有弹性凸缘(a)和半圆凸台(f)卡入下加油管(2)上平面的缺口,单向止回阀(3)的阀座(32)上有弹性凸缘(b)和半圆凸台(g)嵌入单向止回阀(3)的阀体(31)上,单向止回阀(3)的阀门(34)的顶部为圆锥的导流形状(e),单向止回阀(3)的阀体(31)的侧面有径向槽孔(c),单向止回阀(3)的阀体(31)的底部有孔(d);控制阀(4)的阀体(43)内安装有阀门(42)、浮子(44)和弹簧(45);控制阀(4)的阀门(42)上有膜片(49),控制阀(4)的阀体(43)的侧面开有径向槽孔(k),浮子(44)的顶端为锥状的凸起且可嵌入控制阀(4)的阀门(42)中央的球形圆槽内;控制阀(4)的阀体(43)的下部安装可调式弹簧座(46);所述坡度阀(8)的上盖(81)与阀体(82)固定,底座(87)通过凸缘固定在坡度阀(8)的阀体(82)上,在坡度阀(8)的上阀室(u)内有一个球阀(89),其柱状的保持架(n)围绕着球阀(89)的阀座,保持架(n)上有两个直径相同且位置相向的径向通孔(s),通孔(s)的中心线低于球阀(89)的水平中心线;在坡度阀(8)的阀体(82)上设有径向槽孔(q);在坡度阀(8)的阀体(82)中腔的支架(83)上的凸钩嵌入浮子(85)的凹槽内,推片(84)放置在支架(83)内;弹簧(86)两端分别压靠在浮子(85)和底座(87)上。
2.一种车载汽油蒸气的回收方法,伸入加油管(2)中的加油枪(1)喷出的燃油在加油管单向止回阀(3)的上方形成液封,单向止回阀(3)打开,燃油绕过单向止回阀(3)的阀门(34)进入油箱(22),油箱(22)内的汽油蒸气只能从控制阀(4)、坡度阀(8)分别经第一通气管(5)、第三通气管(9)进入通气管路单向阀(14)和油气分离器(16)油气分离后送入活性炭罐(21),净化后的气体从活性炭罐(21)向外界排出,其特征是:当油箱(22)内的燃油接近油箱容量的95%时,从控制阀(4)流出的燃油蒸气减少,油箱(22)内的气体压力增大,加油管(2)内的液封高度增大到淹没加油枪(1)的进气嘴加油枪(1)自行关闭,随后油箱(22)内的压力下降,加油管(2)内的燃油又流入油箱(22);继续加油,当油箱(22)内的燃油达到预定高度或油箱容量的95%时,控制阀(4)完全关闭;当油箱(22)内的气体压力超过0.005MPa时,坡度阀(8)打开,少许燃油蒸气排出到活性炭罐(21),使油箱(22)内的气体维持压力,油箱(22)内的气体压力又增大,加油管(2)内的液封高度增大再次淹没加油枪(1)的进气嘴,加油枪(1)再次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27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叠形弹簧的拉带轮的制造工艺
- 下一篇:果树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