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缸斜置发动机气门摇臂的润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3178.2 | 申请日: | 200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8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肖亨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9/10 | 分类号: | F01M9/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28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缸 发动机 气门 摇臂 润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缸斜置发动机气门摇臂的润滑结构,属于动力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在一般发动机中控制进排气门的摇臂是位于气缸盖上的,为了使摇臂部件处于一个密封的空间中,从而在气缸盖上布置了气缸盖罩,气缸盖罩与气缸盖组成的空间称之为摇臂室,该摇臂室与发动机曲轴箱连通,当发动机运行的时候,曲轴箱内的机油油雾充满了整个曲轴箱和摇臂室,因此气门摇臂与摇臂轴摩擦付之间的润滑就可通过在气门摇臂上增设进油孔来进行空间油雾润滑,而不需采用压力润滑而增设另外的润滑油通道。
在油雾润滑中因油滴受重力影响,要使润滑油到达气门摇臂与摇臂轴相摩擦的部位,一般的气门摇臂上的进油孔设置成于气门间隙调整螺钉孔平行且对准摇臂轴中心,这种方案在直列发动机上是有效的,因为直列式发动机气门摇臂在工作时气门间隙调整螺钉位置大体上垂直,摇臂上的进油孔也大体垂直,这样进油孔上部集油凹坑内集到的润滑油可在重力作用下顺着进油孔流到下部的出油口,且出油口位置正好在摩擦付的最高区域内,润滑油可顺利流下并到达整个摩擦付,提供整个摩擦付之间的润滑用油。这种方案在气缸斜倾了一个角度的斜置发动机上效果就不好了,因为气缸斜置式发动机气门摇臂在工作时气门间隙调整螺钉位置倾斜了一个角度,摇臂上的进油孔也倾斜了一个角度,这样进油孔上部的集油凹坑内集到的润滑油就不能在重力作用下顺利沿着进油孔流到下部的出油口,且出油口位置也不在摩擦付的最高区域内,润滑油不能顺利流下并到达整个摩擦付,使整个摩擦付之间得不到足够的润滑,影响气门摇臂与摇臂轴的润滑,影响了发动机的使用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气缸斜置发动机气门摇臂的润滑结构,可以确保气缸斜置发动机气门摇臂在工作位置时气门摇臂上的进油孔处于垂直或大体垂直的状态,且出油口在气门摇臂工作位置时位于气门摇臂轴孔的最高区域内,使从进油孔上部设置的集油凹坑内集到的润滑油可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进油孔顺利流到下部的出油口并到达整个摩擦付,使气门摇臂及摇臂轴摩擦付得到足够的润滑,提高整个发动机使用可靠性。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气门摇臂、集油凹坑、进油孔、出油口,气门摇臂安装在摇臂轴上,气门摇臂一端装有气门间隙调整螺钉,并通过气门间隙调整锁紧螺母与气门摇臂连成一体,气门摇臂上设置有进油孔,进油孔上部设置有集油凹坑,进油孔下部设置有出油口,其特征是进油孔的轴线与气门间隙调整螺钉的轴线倾斜一角度布置,进油孔的轴线偏离气门摇臂轴孔中心。
所述进油孔的轴线与气门间隙调整螺钉的轴线倾斜角度为:30~40°。
所述进油孔的轴线偏离气门摇臂轴孔中心距离为a,a等于0.2~0.3倍摇臂轴的直径。
所述进油孔在气门摇臂工作位置时处于垂直或大体垂直状态,且出油口在气门摇臂工作位置时位于气门摇臂轴孔的最高区域内。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由于在气门摇臂上布置的进油孔轴线不平行于气门间隙调整螺钉,与气门间隙调整螺钉倾斜一角度布置,且进油孔的轴线偏离气门摇臂轴孔中心,使气缸斜置发动机气门摇臂在工作位置时气门摇臂上的进油孔处于垂直或大体垂直的状态,且出油口在气门摇臂工作位置时位于气门摇臂轴孔的最高区域内,使从进油孔上部设置的集油凹坑内集到的润滑油可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进油孔顺利流到下部的出油口并到达整个摩擦付,使气门摇臂及摇臂轴摩擦付得到足够的润滑,有效解决了气缸斜置发动机气门摇臂用油雾润滑时的润滑问题,提高了气缸斜置发动机的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1图所示,包括气门摇臂1(集油凹坑1a、进油孔1b、出油口1c)、锁紧螺母2、挡圈3、气门间隙调整螺钉4、摇臂轴5、气门6、气门推杆7、气缸盖8及机体9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31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