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车乘客门安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3886.6 | 申请日: | 2008-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5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程业翠;孟涛;陈顺东;刘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20 | 分类号: | E05F15/20;B60J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5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乘客 安全 控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客车乘客门 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驾驶员在公交车乘客门有时人多拥挤且乘客门的监视器探头被遮住的情况 下,驾驶员因为看不清门状态而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的技术是驾驶员根据监视器 屏幕上的图像来判断门的状态,存在门未关好就开车的情况,这样给门边的乘客 带来安全隐患。目前也有智能化逻辑识别的自锁关门系统,但是电路结构均比较 复杂,涉及到的电子元器件也较多,通常安装了自锁关门系统装置的车辆均会将 车价提高很多,往往是中高档车辆的象征,很难在普通车辆上普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开发出了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能被普 遍应用的客车乘客门安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客车乘客门安全控制装置,包括有里程表、蜂鸣器、关门电磁阀和钥匙 开关,装置内设有两个常开继电器,和一个常闭继电器,所述的里程表的输入端 与一常开继电器的87角相连接,开门电磁阀的输出端与该常开继电器的30角相 连接,蜂鸣器的输出端与该常开继电器的86角相连接;该常开继电器的86角与 另一常开继电器的85角相连接,关门电磁阀的输入端与另一常开继电器的87 角相连接;常闭继电器的86角与另一常开继电器的87角相连接,钥匙开关的输 出端分别与常闭继电器的30角与另一常开继电器的86角相连接。
一种客车乘客门安全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现:开门电磁阀 工作后一常开继电器的30脚有电,若司机疏忽车门不关就开车,当车速超过设 定的时速时,从里程表取到信号一常开继电器的87脚有电,一常开继电器的30 脚与87脚相通,一常开继电器工作,一常开继电器的86脚接地蜂鸣器开始报警 工作,同时另一常开继电器的85脚接地,另一常开继电器的86脚和30脚在钥 匙开关开一档时就常有电,另一常开继电器工作,另一常开继电器的87脚此时 有电,为关门电磁阀提供电源,有电后门自动关闭,关门电磁阀有电同时常闭继 电器的86脚有电,常闭继电器的87a脚常有电,常闭继电器工作同时断开常闭 继电器的87a脚的电源和另一常开继电器的86脚电源,另一常开继电器停止吸 合,另一常开继电器的87脚至关门电磁阀的电源断开。
本发明使用的电子元器件较少,装置内安装有两个常开继电器和一个常闭继 电器,其余的电子元器件均是车内现有的。里程表、蜂鸣器、关门电磁阀、一号 常开继电器、二号常开继电器、三号常闭继电器、开门电磁阀和钥匙开关构成闭 环控制电路实现乘客门的安全控制,这样的电路结构也较现有技术中的电路结构 简单了很多,控制方法同样也较为简单,因此该装置的造价较低,使得在普通车 辆上也能安装使用,而不会增加车辆的整体造价,这样在普通的客车上也能普及 安装乘客门的安全控制装置,有效的保障了乘客的乘车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为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所示。
本发明包括有里程表1、蜂鸣器2、关门电磁阀3和钥匙开关8,装置内设 有两个常开继电器,和一个常闭继电器,里程表1的输出端与一常开继电器4 的87角相连接,开门电磁阀7的输入端与该常开继电器4的30角相连接,蜂鸣 器2的输出端与该常开继电器4的86角相连接;该常开继电器4的86角与另一 常开继电器5的85角相连接,关门电磁阀3的输入端与另一常开继电器5的87 角相连接;常闭继电器6的86角与另一常开继电器5的87角相连接,钥匙开关 8的输出端分别与常闭继电器6的30角与另一常开继电器5的86角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38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狂犬病的中药
- 下一篇:毛竹竹青板方材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