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叉车新型多路阀操纵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5019.6 | 申请日: | 200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4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葛立银;游骏;王勇;吴信丽;吴天福;姜文东;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22 | 分类号: | B66F9/22;B66F9/2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2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叉车 新型 多路阀 操纵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叉车多路阀操纵机构。
背景技术
多路阀操纵杆是叉车装卸包括起升、下降、前后倾、侧移、旋转等动作的信号来源,司机的右手基本要一直握着操纵手柄,以实现叉车各装卸动作。但鉴于蓄电池叉车特点,座椅下方的蓄电池是需要经常更换,座椅机罩经常需要被翻起,所以目前蓄电池叉车的阀操纵结构一般都放置在仪表架前端,操纵手柄直接连接着多路阀的活塞杆,使操纵手柄位于司机的前方,从人机工程角度分析,手臂伸向前方时间过长,很容易使司机产生疲劳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多路阀操纵机构很容易使操作人员产生疲劳感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符合人机工程要求的叉车新型多路阀操纵机构。
具体的结构设计方案如下:
叉车新型多路阀操纵机构,包括多路阀7,所述多路阀7通过多路阀支架18设于叉车车体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矩形框架式支架6,矩形框架式支架6与多路阀7对应端通过轴11连接着铰架3,铰架3的横截面为角钢状,铰架3的水平侧边分别通过短销15活动连接着两个活塞连杆2,两个活塞连杆2分别是前后倾活塞连杆和升降活塞连杆,铰架3的垂直侧边分别通过两个转销12分别连接着两个连杆4,两个连杆4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杆销13连接着前后倾操纵杆10和升降操纵杆5,前后倾操纵杆10和升降操纵杆5通过操纵轴14同轴设于矩形框架式支架6中部,且操纵轴14与轴11在同平面内且平行;矩形框架式支架6的另一端设有上锁连接件8;
矩形框架式支架6两侧分别通过销轴17连接着多路阀支架18,所述销轴17与轴14、轴11在同平面内且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新型多路阀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轴14与轴11之间的距离为100-15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新型多路阀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式支架6一侧销轴17上套设有弹簧9,弹簧9一端固定在矩形框架式支架6上,另一端固定在多路阀支架18外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新型多路阀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倾操纵杆10和升降操纵杆5的长度分别为200-25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叉车新型多路阀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轴14、销轴17和轴11的轴心线在同一平面内,且轴11与销轴15之间的间距、轴11与转销12之间的间距、操纵轴14与连杆销13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本发明将多路阀操纵机构设计放置在右手最舒服的位置——座椅右侧的机罩上,高度在司机座姿的腰部,手臂不用向前伸而以最自然状态就能进行装卸操作,最大程度地以更符合人机工程要求。
2、多路阀操纵机构放到机罩上,释放了仪表架下方原用于安装多路阀操纵结构的空间,增加了脚下操作空间。
3、精确的弹性力设计及自动锁结构设计,使该结构需要翻起时,轻便快捷,固定时,方便且牢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传动路线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支架翻起至垂直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图4的C-C剖视图,
图6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7为图3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7,叉车新型多路阀操纵机构包括多路阀7,所述多路阀7通过多路阀支架18设于叉车车体上。还包括矩形框架式支架6,矩形框架式支架6与多路阀7对应端通过轴11连接着铰架3,铰架3的横截面为角钢状,铰架3的水平侧边分别通过短销15活动连接着两个活塞连杆2,两个活塞连杆2分别是前后倾活塞连杆和升降活塞连杆,铰架3的垂直侧边分别通过两个转销12分别连接着两个连杆4,两个连杆4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杆销13连接着前后倾操纵杆10和升降操纵杆5,前后倾操纵杆10和升降操纵杆5通过操纵轴14同轴安装在矩形框架式支架6中部,操纵轴14与轴11在同平面内且平行;矩形框架式支架6的另一端安装有上锁连接件8;
矩形框架式支架6两侧分别通过销轴17连接着多路阀支架18,销轴17与轴14、轴11在同平面内且平行。
上述操纵轴14与轴11之间的距离为100-150毫米。
上述矩形框架式支架6一侧销轴17上套设有弹簧9,弹簧9一端固定在矩形框架式支架6上,另一端固定在多路阀支架18外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50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拟地层环境岩芯渗透率测量仪器
- 下一篇:牛黄消炎片的质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