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柑橘新梢触杀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6197.0 | 申请日: | 200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3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承林;胡克纬;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37/48 | 分类号: | A01N37/48;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丽明;任重 |
地址: | 51064***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柑橘 新梢触杀剂 | ||
1.一种柑橘新梢触杀剂,其特征在于采用乙羧氟草醚作为植物新梢触杀剂的有效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柑橘新梢触杀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照所述含量组成:
四甲苯 50~55份;
乙羧氟草醚 23~28份;
甲醇 8~15份;
吐温60 8~12份;
萘 3~5份。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柑橘新梢触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四甲苯加热至40~50℃,加入乙羧氟草醚,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溶解完全后静置冷却至室温,形成A液;
(2)将吐温60加入甲醇中,充分搅拌,溶解完全后加入萘,搅拌,溶解完全后静置2~3小时,形成B液;
(3)调节A液和B液的pH值为6;
(4)将B液缓缓的倒入A液中,边倒边搅拌,混和均匀后即可得到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柑橘新梢触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采用2mol/L的HCL和2mol/L的Na0H调节A液和B液的pH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61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