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柑橘新梢触杀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6197.0 | 申请日: | 200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3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承林;胡克纬;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37/48 | 分类号: | A01N37/48;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丽明;任重 |
地址: | 51064***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柑橘 新梢触杀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柑橘新梢触杀剂。
背景技术
在柑橘幼果期,夏梢的大量萌发会从树体中带走大量的养分,这样便会导致幼果的养分供应不足,从而引起大量落果。所以在柑橘的幼果期控制新梢的生长是柑橘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生产上控制柑橘新梢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工摘梢和环割,另一种是通过喷洒植物生长抑制剂来控梢。人工摘梢和环割效率低,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在小面积果树上人工可以应付,但如果是大面积的果园,人工是无法应付的。通过喷洒植物生长抑制剂来进行控梢虽比人工摘梢效率高,但这种办法对新梢的控制效果不稳定,使用方法很难把握。若使用不当,则会对柑橘带来损伤。比如生产上有果农用2,4-D来杀梢,开始一两年效果还可以,但第三年就出现黄叶、落叶和大面积落果的现象。也有人用多效唑来杀梢保果,多效唑虽然能减缓营养生长,减少新梢的抽发量,但在结果少的树上易抽生徒长枝,促发早秋梢。当使用浓度过高则会抑制果实发育,浓度过低时控梢效果又不明显。
乙羧氟草醚(Fluorglycofen-ethyl),主要用于小麦、大麦、花生、大豆和稻田除草。目前尚未见用于果树新梢触杀的报道。。
现有技术和相关产品中缺乏一种剂型稳定、能在短时间内杀死柑橘夏梢且对柑橘老叶和幼果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药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夏梢触杀药剂。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柑橘新梢触杀剂,采用乙羧氟草醚作为植物新梢触杀剂的有效成分。
所述的柑橘新梢触杀剂具体由以下组分按照所述含量组成:
四甲苯 50~55份;
乙羧氟草醚 23~28份;
甲醇 8~15份;
吐温60 8~12份;
萘 3~5份。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所述柑橘新梢触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四甲苯加热至40~50℃,加入乙羧氟草醚,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溶解完全后静置冷却至室温,形成A液;
(2)将吐温60加入甲醇中,充分搅拌,溶解完全后加入萘,搅拌,溶解完全后静置2~3小时,形成B液;
(3)调节A液和B液的pH值为6;
(4)将B液缓缓的倒入A液中,边倒边搅拌,混和均匀后即可得到成品。
步骤(3)采用2mol/L的HCL和2mol/L的NaOH调节A液和B液的pH值。
本发明以甲醇为助溶剂,将植物新梢触杀剂溶入四甲苯中,同时加入乳化剂吐温60和分散剂萘,便能形成稳定且分散性好的乳油。
本发明中的植物新梢触杀剂是乙羧氟草醚,本申请人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得出乙羧氟草醚对果树的新梢有很强的杀伤作用,且乙羧氟草醚对老叶和幼果则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果树新梢的蜡质层很薄,并且新梢的新陈代谢旺盛。在新梢转绿的过程中,新梢叶片会合成大量的叶绿素。乙羧氟草醚能迅速的透过新梢的蜡质层进入叶肉细胞中,乙羧氟草醚进入叶肉细胞之后能使细胞中的叶绿素合成受阻。导致合成叶绿素的前体物质原仆啉物在细胞中大量积累,最后引起细胞死亡。在新梢叶片上反映出的症状是新梢叶片开始变褐,然后慢慢萎蔫,最后脱落死亡。本发明中的四甲苯是很好的溶剂,以四甲苯为溶剂能使剂型的性能稳定,甲醇主要起到助溶作用,同时甲醇具有很好的渗透作用,能促进新梢叶片对药液的吸收。吐温60和萘能使药液具有很好的乳化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能在短时间内杀死果树新梢,一般喷后5~6小时就能看到效果。本发明能代替人工摘梢,为果树管理节约劳力成本。
2、本发明对老叶和幼果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在杀死果树新梢的同时不会伤害老叶和幼果,也不会对下一季节的新梢的正常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3、本发明剂型稳定,但溶入水时具有很好的崩解性和分散性,溶入水中后稍加搅拌便能形成均匀的溶液,制备方法简单,给机械化喷药带来很大的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技术关键在于使用乙羧氟草醚作为新梢触杀剂,同时选用了合适的溶剂和助溶剂等获得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各种组分的含量不一一在实施例中赘述,也不因此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61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