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旋式压缩机及其动涡旋盘浮动方式和油路控制方式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6824.0 | 申请日: | 2008-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5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邵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F04C29/12;F04C18/02;F04C28/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旋式 压缩机 及其 涡旋 浮动 方式 油路 控制 | ||
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包括相互啮合的静涡旋盘(25)和动涡旋盘(22),静涡旋盘中央背侧开设有排气口(30),静涡旋盘和动涡旋盘之间的中心腔(28)与排气口相通,上机架(7)为曲轴(18)的主支架,上机架支撑动涡旋盘,压缩机壳体包括上壳体(1)、主壳体(10)和下壳体(14),其特征是主壳体和上机架将马达和油池(12)所在区域围成独立的压力区域;上机架的上表面设置有密封槽,将动涡旋盘背面分割为不同的背压区域,上支架上开设有高压气体的引导通道,该引导通道与马达所在的独立区域相通,引导通道与动涡旋盘高背压区域之间设置连通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高压气体的引导通道截面积大于等于静涡旋盘排气口的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高压气体的引导通道为排气导管(3),静涡旋盘的排气口外周设置有密封用的隔板(2),隔板和上壳体围成封闭的高压区域,排气口与封闭区域相通,排气导管一端与封闭区域相通,另一端从上到下依次穿过隔板、静涡旋盘和上机架后,和马达所在的独立区域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隔板包围在静涡旋盘背后,其外侧与上壳体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上机架上位于动涡旋盘之外的位置沿轴向设置有导气通孔(33),排气导管和导气通孔相接,连通孔垂直于轴向,并贯通于导气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高压气体的引导通道为通槽(61),上机架与上壳体围成高压区域,排气口与高压区域相通,通槽设置在静涡旋盘和上机架上远离动涡旋盘的外缘,该通槽连通高压区域和马达所在的独立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高压气体的引导通道为第一导气通道(33.1)和第二导气通道(33.2),静涡旋盘背部设置有密封用的法兰端盖(44),静涡旋盘背部的凹坑和法兰端盖共同围成封闭的高压区域,排气口和高压区域相通,排气口通过分设在静涡旋盘和上机架的第一导气通道和第二导气通道和马达所在的独立区域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浮动方式和油路控制方式,其特征是通过高压气体的引导通道将从静涡旋盘排气口排出的高压气体引入到马达所在的独立区域,使该区域成为高压区,当流体高速流过引导通道时,使连通孔位于引导通道一端的压力降低,由于连通孔另一端与动涡旋盘背压区域相通,故引起该背压区域的压力下降和润滑油的导出,动涡旋盘在马达的驱动下,进行公转,并在背压作用下进行浮动,以减小机械摩擦,加强齿端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浮动方式和油路控制方式,其特征是所述连通孔在高压气体引导通道一端形成了低压区域,进而降低了连通孔的另一端,即动涡旋盘背部的压力,连通孔在压缩机的油路系统中起到油泵作用,通过连通孔的两端的压降,进而抽吸油池中的油,加快润滑油的循环,部分润滑油从连通孔排出,并随高压流体返回油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68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