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副流感病毒分型及定量检测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7106.5 | 申请日: | 200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0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王方金;周高英;李明;程钢;何蕴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5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感病毒 定量 检测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种人副流感病毒1、2、3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试剂盒。三种试剂盒分别采用一步法RT-PCR,两步法RT-PCR和多色荧光RT-PCR反应对多种类型标本中人副流感病毒进行分型和定量,可广泛用于人副流感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指导临床用药以及进行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等多个领域。
背景技术
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virus,HPIV)是一种属于副黏液病毒族的单胞RNA病毒,根据其抗原性与遗传性的不同可分为4种血清型即人副流感病毒1型(HPIV1)、人副流感病毒2型(HPIV2)、人副流感病毒3型(HPIV3)及人副流感病毒4型(HPIV4)。人副流感病毒是常见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在婴儿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在成人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此外,人副流感病毒还曾有感染泌尿道的报道,被认为是前列腺炎的一种病因。
人副流感病毒是通过与感染者近距离密切接触或接触了污染物而传播的。具有传染性的物质接触了人的眼睛、口腔或者鼻内的黏膜后就会发生感染,或者通过吸入由于喷嚏和咳嗽产生的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而感染。HPI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是常见的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没有种族、社会经济条件、性别、年龄和地理位置的限制,营养不良、非母乳喂养、吸烟和有毒环境等是其易感因素(Kelly J.Henrickson,Parainfluenza Viruses,CLINICALMICROBIOLOGY REVIEWS,Apr.2003,Vol.16,No.2)。由于机体对HPIV不能产生有效、持久的免疫保护,<2岁的儿童较易感染此病毒。四型人副流感病毒中,除了HPIV4仅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疾病,分离和流行病学很少有报道外,1、2、3型引起呼吸道疾病的报道都比较常见。HPIV1一般为隔年发生一次较大的交替流行,全球都可发病。HPIV2流行趋势与HPIV1相似,一般为每两年一次或与HPIV1交叉流行,但也有个别地区每年都流行。HPIV3较易感染婴儿,主要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是引起呼吸道感染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Laurichesse H,DedmanD,Watson JM,et al.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of parainfluenza virusinfections:lavoratory surveillance in England and Wales,1975-1997.Eur JEpidemiol,1999,15(5):475-484;Denny FW,Clyde WA.Acute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nonhospitalized children.J Pediatr,1986,108(5):635-646;黄志英,董琳人副流感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所致疾病的特点,国际呼吸杂志,2006,9(26))。为了减轻HPIV对婴幼儿健康的危害,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加强了对HPIV的监控,并将重点放于HPI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早期预防中。
目前,副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均已研究成功,但由于接种后产生的免疫力不完全,因此,至今副流感病毒疫苗的人体实际应用仍然没有获得成功(陈行昀,高琦,许楠副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性状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4,11(5))。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快速、敏感、成本低的副流感病毒早期诊断试剂盒,能及时有效的诊断人副流感病毒。
常用的检测副流感病毒感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病毒培养:病毒培养法被认为是呼吸道病毒检测的金标准,但这种方法与标本的收集、运输、保存以及培养细胞的类型相关。此外,培养法一般耗时几天到几星期,因此,不能作为副流感病毒快速诊断的方法;;
2)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法:需要取患者急性期和病后10~14天恢复期血清,恢复期抗体呈4倍升高才有诊断价值,因此,只能为病毒的流行病学提供参考。此外,混杂病毒、隐性感染或潜伏病毒的混淆等情况的存在,使直接免疫荧光法容易得出假阳性的结果。这些缺点都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71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现场总线的过程测控装置
- 下一篇:免煅烧脱硫石膏干混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