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南海真菌中新鹿角缩酮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8126.4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0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冠蕾;庞冀燕;林永成;陈建文;刘捷;孟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3/22 | 分类号: | C07D493/22;C07D493/04;C12P17/18;A61P9/12;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孟斌 |
地址: | 510089***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南海 真菌 鹿角 缩酮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高血压 药物 中的 应用 | ||
1.鹿角缩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式:
2.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真菌2508的种子培养:
培养基按重量比为:葡萄糖0.5-1.5,酵母提取物0.05-0.15,蛋白胨0.1-0.3,琼脂1-1.5,氯化钠3-5,水100,以上数值均为质量比。制成试管斜面,挑取菌株接入斜面,30-35℃培养5-7天;
b.真菌2508的发酵培养:
发酵培养基按重量比为:葡萄糖5-15,酵母提取物1-4,蛋白胨0.5-4,氯化钠3-5,水100,将斜面中培养好的菌株挑入发酵培养基,于室温25-35℃静置1-2个月,或者于200L全自动发酵罐培养90小时;
c.将上述培养好的发酵液过滤除去菌体;
d.将发酵液加热浓缩至原液体积的1/3-1/5,用乙酸乙酯萃取多次,浓缩乙酸乙酯萃取液,在硅胶柱中进行色谱分离,以1%-100%乙酸乙酯/石油醚为洗脱剂梯度洗脱。
e.收集8%-30%的乙酸乙酯/石油醚洗脱,纯化得到Xyloketal A-F化合物.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抗高血压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81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