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制式ETC路侧设备及其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28608.X | 申请日: | 200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9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罗瑞发;杜水荣;李兴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0 | 分类号: | G07B15/00;G06K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魁;王玺建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式 etc 设备 及其 通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简称ITS)应用中的电子不停车收费(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广东地区的符合国标应用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中的路侧设备(Road Side Units,简称RSU),以及基于该路侧设备的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首先,对本发明中的相关术语进行如下解释:
DSRC:专用短程通信(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简称DSRC),是一种使用5.8GHz频段的短距离微波通信体系。
ETC:电子不停车收费(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是一种不需要停车缴费来通过收费站的收费方法,车辆安装电子标签,通过车载单元与路侧设备通讯来完成收费过程。
RSU:路侧设备(Road Side Unit,简称RSU),也称路侧基站,其主要功能是与车辆上安装的车载单元(OBU)和上位机进行通讯,传输相关信息。
OBU:电子标签或车载单元(On Board Unit,简称OBU),安装在车内与路侧设备(RSU)进行通信的设备,同时也存储有关与电子不停车收费相关的信息,如车牌号、车型等信息。
BST:信标服务表(Beacon Service Table,简称BST),由路侧设备(RSU)首先广播BST信息给车载单元(OBU),开始与车载单元进行握手通信。
广东应用:目前在广东省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且ETC设备具备广东省自有的技术体系,已经有大约200条ETC车道,20多万的OBU用户;因此在本发明中定义电子标签和路侧设备在广东省的应用为“广东应用”。
中国ETC国家标准:2007年5月中国国家标委会正式颁布的电子不停车收费国家标准,在这里简称中国ETC国家标准。此标准包括五部分,分别是:
GB/T 20835.1-2007《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1部分:物理层》,
GB/T 20835.2-2007《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2部分:链路层》,
GB/T 20835.3-2007《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3部分:应用层》,
GB/T 20835.4-2007《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4部分:设备应用》,
GB/T 20835.5-2007《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5部分:物理层主要参数测试方法》。
国标应用:指符合上述中国ETC国家标准的设备应用为“国标应用”。
双制式:指既兼容广东应用,又兼容国标应用的技术。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通常包含两个关键设备:电子标签(也称为车载单元,简称OBU)和路侧设备(简称RSU)。其中,电子标签(OBU)安装在车辆上,路侧设备(RSU)安装在收费站车道前端。当车辆驶近收费站时,路侧设备(RSU)对电子标签(OBU)进行读写,采集电子标签中记录的信息,完成交易,并通知车道计算机,完成费用显示、抬杆放行等一系列动作。
2002年12月,广东省发布了适用于广东地区的ETC联网标准《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到目前为止,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在广东全省全面铺开运行,已经建成的ETC车道数量超过200条,OBU用户已超过20万,是在中国最早应用的ETC系统,规模最大、最广泛。
2007年5月,交通部发布的中国ETC国家标准《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共五部分,此国家标准应用范围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此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是全国各地的ETC系统设备达到互联互通。2007年年底,北京、福建等地区开始应用符合中国ETC国家标准的ETC系统,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已进入示范工程应用。
但是,广东应用和国标应用在技术体系上并不完全相同。在广东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广东ETC设备使用的时间比中国ETC国家标准要早5年,因此,目前在广东省使用的ETC设备符合广东应用,而不符合国标应用。从长远来看,在广东省地区使用的ETC设备必将向国标应用发展,必然要满足国家标准,才能达到全国互联互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86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