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缝焊管探伤的探伤机架防撞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2526.2 | 申请日: | 200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2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骆国平;孙凤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26 | 分类号: | G01N29/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 成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缝焊管 探伤 机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缝焊管探伤工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直缝焊管探伤的探伤机架防撞方法,该防撞方法能够防止探伤机架与焊管托架相撞。
背景技术
在中口径油气专用直缝焊管的生产过程中,对焊管的焊缝进行超声波无损检测(探伤)是控制产品质量的关键,请参阅图1-图4所示,目前,普遍采用的检测方法为:将焊管1设于焊管托架2上,并使焊缝朝上保持不动,此时整个探伤小车10处于起始位,均在焊管1的外侧上端,然后通过升降电动机M1驱动探伤小车10的探伤机架11下降到一定的初定位,需要说明的是该初定位是根据不同直径的焊管1进行确定,使探伤机架11与不同直径的焊管1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相等距离,此时气缸12未动作,超声波探头T1、T2、T3离焊管1最高端约10cm左右,光栅S1、S2离焊管1最高端约18cm左右,接着启动平移电动机M2驱动探伤小车10向前慢慢移动;当探伤机架11前端的光栅S1,S2检测到有焊管1并移动到探伤机架11的前端支架111位时,通过探伤机架11的气缸12动作,活塞杆伸出使探伤机架11立即下降,直至前端支架111压至焊管1为止,此时探头T1、T2、T3分别通过各自的小气缸降至达焊管1头端,并浮贴在焊管1表面,此时,气缸12活塞杆121伸出的长度L1占整个活塞杆121长度的1/3(即L1为150mm,还留有L2为300mm未伸出),这样探伤机架11及探头T1、T2、T3在整个探伤过程中靠气缸12内的空气压力的可缩性始终能紧浮贴着焊管1表面,并通过平移电动机M2驱动探伤小车10继续前进,从而对直缝焊管1进行超声波探伤。当光栅S1,S2离开焊管1尾端后,光栅S1,52不再检测到焊管信号,当最后一个探头T3离开焊管1尾端时,通过PLC控制气缸12活塞杆121立即向上缩回,并且M2也立即停止运行,并启动升降电动机M1将整个探伤机架11升到初定位。
但是,请结合图5所示,由于生产的直缝焊管1的规格有很多,直径从217mm至630mm都有,在生产直径较小的焊管1过程中,由于生产的焊管1直径较小,当光栅S1;S2离开焊管1尾端后,光栅S1,S2与焊管托架2之间距离较近,从而使光栅S1,S2感应到了焊管托架2,并误把焊管托架2当成焊管1,认为还未离开焊管1,使得气缸12活塞杆121一直保持向下的工作状态,因此当整个探伤机架11一离开被压的焊管1,由于气缸12活塞杆121还有2/3的余量,活塞杆121就继续向下伸出,并且平移电动机M2还在运行继续驱动探伤小车10快速向前移动,从而造成探伤机架11以及探头T1、T2、T3与焊管1托辊发生碰撞,导致探伤机架11被撞变形、探头T1、T2、T3以及探伤机架11上的其它部件严重损坏,由于探头T1、T2、T3等部件为精密部件,很多还是进口产品,价格高达上千万,一旦损坏不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修复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探伤机架易与焊管托架相撞,造成探头损坏、经济损失严重以及影响生产效率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缝焊管探伤的探伤机架防撞方法,该防撞方法能够防止探伤机架与焊管托架相撞,避免探头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直缝焊管探伤的探伤机架防撞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启动升降电动机驱动探伤机架从起始位下降至初定位;
B.启动平移电动机驱动探伤小车带动探伤机架向前移动,并通过探伤机架上的两个光栅对焊管进行检测;
C.通过气缸活塞杆伸出带动探伤机架下降,使前端支架下压至焊管最上端,并通过探伤机架上的超声波探头对焊管进行探伤;
D.设置一检测元件,通过检测元件对探伤机架的气缸下降进行检测,并输出检测信号;
E.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接收步骤D中的检测信号,并控制探伤机 架上升以及探伤小车停止前进。
所述的步骤D的具体步骤如下:
D1.在探伤机架的气缸一侧的设定位置设置一限位传感器;
D2.将气缸活塞杆的顶端设为被测档,并通过限位传感器对下降的气缸活塞杆进行检测;
D3.当限位传感器检测到步骤D2中的被测档,通过限位传感器输出脉冲信号至PLC。
所述步骤D1中的设定位置为前端机架下压至焊管最上端时,气缸活塞杆顶端的被测档所处位置的下方15mm处。
所述的步骤E的具体步骤如下:
E1.采用PLC接收所述的检测信号;
E2.通过PLC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的气缸活塞杆向上回缩,使探伤机架上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25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侵入性体液检测人体酸碱指标的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水平仪重锤的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