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度精(甲基)丙烯酸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2759.2 | 申请日: | 200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9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举;张庆怀;张春雷;马建学;邵敬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7/07 | 分类号: | C07C57/07;C07C51/487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应云平;唐孝先 |
地址: | 200137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度 甲基 丙烯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纯度(甲基)丙烯酸的制备方法,亦即通过往粗(甲基)丙烯酸中加入复合脱醛剂而除去其中的杂质醛和马来酸的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往含有约10~5000ppm(甲基)丙烯醛、糠醛、苯甲醛和/或马来酸等杂质的粗(甲基)丙烯酸中加入胍类化合物与脲或硫脲类化合物组成的复合脱醛剂,使其与粗(甲基)丙烯酸中的醛和马来酸发生反应,然后在真空下间歇或连续精馏得到不含醛和马来酸的高纯度(甲基)丙烯酸。
背景技术
在丙烷、丙烯、异丙醇和/或丙烯醛等C3化合物或者异丁烷、异丁烯、叔丁醇和/或甲基丙烯醛等C4化合物的催化氧化过程中生成有多种副产物,这些副产物或多或少被带到(甲基)丙烯酸产品中,致使(甲基)丙烯酸产品的纯度下降,从而影响(甲基)丙烯酸产品的使用性能。尤其是用户需要高纯度的精(甲基)丙烯酸作为聚合单体时,由于(甲基)丙烯酸中杂质的存在,会导致(甲基)丙烯酸聚合时间延长,聚合度不能满足用户要求。
不饱和羧酸在较高温度下极易聚合,分离其中的少量杂质必须在较高真空度且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但在较高的真空度下(甲基)丙烯酸的沸点与其中少量杂质的沸点接近(糠醛沸点161.7℃、苯甲醛178.9℃、甲基丙烯酸沸点160℃、丙烯酸沸点141.6℃),虽然从理论上讲可以通过直接精馏的方法除去,但精馏理论板数要很多,是极不经济的。化学法是通过加入少量化学试剂与粗(甲基)丙烯酸中的醛和马来酸反应而达到脱除杂质的目的,该方法操作工艺简单,反应温度低(常温至50℃),因此是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
采用化学法脱除丙烯酸中少量的醛已有专利报道,如BASF公司专利CN1106789A报道采用伯胺尤其是氨基胍及其盐与丙烯酸中醛反应,达到脱除醛的目的,但该专利的方法在脱醛过程中有大量沉积物生成并残留于反应釜底,导致生产装置的管线和换热系统堵塞,影响装置连续生产。为了消除这种沉积物,该专利报道还要加入一种有机苯磺酸进行“中和”。因此该专利的方法操作较繁,釜底沉积物难以消除,而且伯胺化合物对粗丙烯酸中的马来酸脱除效果较差。日本三菱公司专利CN1541199A报道,采用10~16个碳的烷基硫醇,在酸性阳离子树脂存在下进行反应,而达到脱醛的目的。虽然本方法无沉积物生成,但烷基硫醇较昂贵,加上较贵且不能再生的树脂催化剂,导致丙烯酸脱醛处理成本较高;另外树脂催化剂需定时更换,操作也较繁琐。罗姆哈斯公司专利CN1149573A报道,在精馏塔不同部位加入多种胺类化合物进行脱醛,但该方法不仅有大量残渣生成,且对粗丙烯酸中的醛和马来酸脱除效果较差,特别是马来酸很难脱除干净。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专利的缺点,即脱醛反应后生成的沉积物堵塞系统而影响连续生产,而且脱醛尤其是脱除马来酸的效果差,选择了胍类化合物或其盐与脲或硫脲类化合物组成复合脱醛剂,其与粗(甲基)丙烯酸中杂质醛和马来酸反应后生成一种可溶于(甲基)丙烯酸的高沸点化合物,蒸馏时由于这些化合物的沸点较高而留在釜底,从而达到脱除醛和马来酸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用胍类化合物或其盐与脲或硫脲类化合物组成的复合脱醛剂,对粗(甲基)丙烯酸中的少量醛类物质和马来酸等杂质进行彻底的脱除,然后通过精馏得到高纯度的精(甲基)丙烯酸。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丙烷、丙烯和/或丙烯醛等C3化合物或者异丁烷、异丁烯、叔丁醇和/或甲基丙烯醛等C4化合物催化氧化生成的产物气体经吸收和精馏,得到含有约10~5000ppm(甲基)丙烯醛、糠醛、苯甲醛和马来酸杂质的粗(甲基)丙烯酸。以该粗(甲基)丙烯酸为原料,以胍类化合物或其盐中至少一种与脲或硫脲类化合物中至少一种组成的复合物为脱醛剂,加入占原料粗(甲基)丙烯酸用量500~2000ppm的阻聚剂对苯二酚后,将复合脱醛剂加入粗(甲基)丙烯酸中使脱醛剂与粗(甲基)丙烯酸中的醛和马来酸在25~100℃下常压反应0.1~10小时;再在0.1~50kPa的真空度下将该反应液进行间歇或连续精馏,得到不含醛和马来酸的且纯度达99.80%以上的精(甲基)丙烯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27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亚稳态辅助量子点共振隧穿二极管及工作条件
- 下一篇:多功能冷暖两用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