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6-硝基苯乙酮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38964.X 申请日: 2008-06-13
公开(公告)号: CN101602687A 公开(公告)日: 2009-12-16
发明(设计)人: 茆勇军;李剑峰;谢凯;李海泓;张容霞;段宏亮;郭洪利;沈敬山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特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C233/33 分类号: C07C233/33;C07C231/12;C07C255/60;C07C253/30;C07D215/56;C07D295/08
代理公司: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朱 梅;师 杨
地址: 201209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硝基苯 酮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可用于制备3-取代-4-羟基喹啉类化合物和3-取代-4-氯代喹啉类化合物的6-硝基苯乙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及其中间体。更具体而言,涉及结构式如下文式I所示的6-硝基苯乙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用于制备3-取代-4-羟基喹啉类化合物(式A所示化合物)和3-取代-4-氯代喹啉类化合物(式A’所示化合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3-取代-4-羟基喹啉类化合物(式A)以及3-取代-4-氯代喹啉类化合物(式A’)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是制备3,4-二取代喹啉类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例如,3,4-二取代喹啉类化合物是不可逆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46(1):49-63),具有抗癌活性,其中的部分化合物如EKB-569和HKI-272(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48(4):1107-1131)等对治疗大肠癌、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有效,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很有可能会成为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抗肿瘤新药。还有Bosutinib(SKI606)(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01,44(23),3965-3977),也是临床上很有希望的抗肿瘤新药。

HKI-272                                  Bosutinib(SKI606)

当式A中的X为酯基时,不同的3,4-二取代喹啉类化合物在抗疟、抗球虫病(US3542781)或治疗II型糖尿病(WO2005073229)方面也具有广泛应用。因此,优化3-取代-4-羟基喹啉类化合物和3-取代-4-氯代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就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该类化合物的关键合成步骤在于喹啉母环的形成,而喹啉母环的合成多需用到高温条件。例如当X为氰基时,式A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式C化合物于高沸点溶剂中加热到240℃-260℃反应10-20小时(反应式I)(WO03093241,WO2005065181,CN101012225)。所用反应条件较为苛刻,且收率低,仅为40~50%,而且高沸点溶剂如道生油(Dowtherm)在高温下不可避免的挥发对工作环境与操作人员的健康有不利影响,对环境有污染,不适合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因此,寻找条件温和、收率高、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的、适于工业化生产的制备方法就变得尤为迫切。

反应式I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致力于寻找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高、成本低、安全环保、适合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3-取代-4-羟基喹啉类化合物和3-取代-4-氯代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由此发明了结构式如下文式I所示的6-硝基苯乙酮类化合物,并采用式I所示的6-硝基苯乙酮类化合物简便、高收率地合成了3-取代-4-羟基喹啉类化合物和3-取代-4-氯代喹啉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6-硝基苯乙酮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6-硝基苯乙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是提供上述6-硝基苯乙酮类化合物的用途。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制备方法涉及的中间体。

本发明提供如下式I所示的6-硝基苯乙酮类化合物:

式I中,

X为氰基、三氟甲基、硝基、-NHCOR3、-NHCOOR3、-CONR3R3’、-N=CHR3或-CO2R3,其中R3和R3’彼此相同或不同地为氢、C1~C10烷基、C1~C10链烯基、芳基或芳基取代的C1~C10烷基;

Z为-NH-、-O-或

R1及R1’彼此相同或不同地为甲酰基、C1~C10烷基、C1~C10链烯基、芳基、芳基取代的C1~C10烷基、C1~C10烷酰基、芳酰基、芳基取代的C1~C10烷酰基、C1~C10烷氧基羰基或芳基取代的C1~C10烷氧基羰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特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上海特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89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