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芳香环双酰胺螺环类药物模板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3153.9 | 申请日: | 200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9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源;王倩倩;柏祝;季丽;肖贻崧;贺海鹰;陈曙辉;李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3/72 | 分类号: | C07D233/7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劲风 |
地址: | 200131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香 环双酰胺螺环 类药物 模板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芳香环双酰胺螺环类药物模板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螺环类化合物被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经过30多年的研究开发,多种螺环类衍生物已被证实具有前景广阔的治疗作用,如抗抑郁、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抗肿瘤)、抗血小板的凝聚(抗血栓)、抗阿尔海默茨病(老年性痴呆)等。芳香环双酰胺螺环结构1中由于同时包含氢键受体和给体(R2=H)。氢键受体和给体的同时存在能够增加底物与靶点的作用机会,因而可能提高底物与蛋白靶点的结合度,达到增加底物活性的作用,已被广泛证明具有各种各样的生理活性,最近受到很多关注。
Merck & Co.Inc.(WO2004/82678,WO2004/83187,WO2004/87649,WO2006/31676,WO2007/16087,WO2007/61676,WO2007/61694,WO2007/61695)连续报道了含有2核心结构的化合物具有CGRP受体的拮抗作用,从而可用于治疗与CGRP受体相关的疾病,如:头痛,偏头痛等。
以下为部分专利或文献中已公开的,与本发明技术密切相关的几个化合物的示例:
关于芳香环双酰胺螺环类药物模板的合成,文献报道的主要方法包括:
文献(J.Org.Chem.2006,71,5303)报道由2-四氢萘酮合成2[n=2,R1=R2=H],如Scheme 1所示:
Scheme 1
方法:(i)氰化钾,碳酸铵,乙醇,水
化合物2经常作为芳香环双酰胺螺环类化合物的中间体,通过烷基衍生化可制备得到1位或3位取代的芳香环双酰胺类螺环类化合物。文献中报道的多数为1位N上取代的化合物,例如,由(Farmaco,1998,169)报道化合物9[n=2,R1=H,R2=(CH2)4Cl]的合成,如Scheme2所示:
Scheme 2
方法:(i)碘化钾,1-溴-4-氯丁烷,丙酮
而(J.Org.Chem.2006,71,5303)报道,在对1-氢-3-氢双酰胺螺环化合物进行烷基衍生化的过程中发现,烷基化过程中选择性较差,1位NH活性较高,烷基化多数情况下得到1,3位双取代化合物和1位取代化合物的混合物,不能直接得到3位取代的双酰胺螺环化合物,如Scheme 3所示:
Scheme 3
方法:苄溴,碳酸钾,碘化钾,甲苯,18-冠醚-6,回流
文献报道合成3位取代的芳香环双酰胺螺环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是对1-氢-3-氢芳香环双酰胺螺环化合物进行烷基衍生化的过程中,先保护1位N,然后对3位N进行烷基衍生化,最后再通过1位N脱保护得到3位N上取代的芳香环双酰胺螺环类化合物的方法。以(WO2007/61676;WO2007/61695)报道为例说明,其中n=1,R1=Bn,R2=H,如Scheme 4所示:
Scheme 4
方法:(i)4-甲氧基苄醇,偶氮二羧酸二乙酯,三苯基磷,四氢呋喃;(ii)苄溴,钠氢,N,N-二甲基甲酰胺;(ii)硝酸铈胺(IV),乙腈,水;
总上所述,文献报道合成3位取代的芳香环双酰胺螺环化合物的方法,即对1-氢-3-氢芳香环双酰胺螺环化合物进行烷基衍生化的过程中,先保护1位N,然后对3位N进行烷基衍生化,最后再通过1位N脱保护得到3位N上取代的芳香环双酰胺螺环类化合物。此方法较为繁琐,且存在选择性的问题,不具备大规模制备3位取代的芳香环双酰胺螺环化合物的可行性。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具备大规模制备芳香环双酰胺螺环类药物模板的合成方法,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往合成此类化合物需要先保护1位N,然后对3位N进行烷基衍生化,最后再通过1位N脱保护得到3位N上取代的芳香环双酰胺螺环类化合物。原方法反应步骤多,效率低,不利于大规模合成。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拟合成的芳香环双酰胺螺环类药物模板,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31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