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DMOS晶体管中的沟道形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3984.6 | 申请日: | 200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0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伦;罗啸;熊涛;陈瑜;陈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36 | 分类号: | H01L21/336;H01L21/26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dmos 晶体管 中的 沟道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DMOS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LDMOS晶体管中沟道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lateraldouble-diffused MOSFET,简称LDMOS)为MOS晶体管的一种。目前的0.35um工艺及以上的工艺制备LDMOS晶体管中沟道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做多晶硅栅极前先将沟道区的离子注入做好,如图1至图4所示,以LDNMOS晶体管的制备为例,具体流程如下:先在P衬底上形成深N阱中;而后制备用于隔离的locos区以及在隔离区之间的硅表面生长氧化层;接着利用光刻工艺定义出基区注入的位置,进行P杂质离子注入形成P基区(该P基区即为LDMOS晶体管的沟道区);而后依次淀积用作栅氧的二氧化硅以及用作栅极的多晶硅,利用光刻工艺和刻蚀工艺形成栅极和栅极下的栅氧;接着进行后续的常规工艺,见图4中,栅氧、多晶硅栅极以及栅极侧面的侧墙,左边N+区为源区、P+区为体区,而右边N+区为漏区,形成完整的LDNMOS晶体管。另一种(见图5至图8)是在多晶硅栅极形成之后,用大角度做沟道的离子注入,然后再用一定的热处理条件,让注入区离子扩散到沟道区域。这两种方法都有相应的缺点,第一种的沟道区由两层图形的交叠区决定,在整个硅片上的稳定性会相对较差;而第二种制备方法则会引入新的热处理条件,而且沟道区的长度受到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DMOS晶体管中的沟道形成方法,该方法中沟道区域的尺寸仅由多晶硅层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LDMOS晶体管中的沟道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硅衬底上进行深阱注入之后,包括如下步骤:
1)在硅表面生长一氧化层作为注入阻挡层;
2)利用光刻工艺进行定义有源区,并以光刻形成的光刻胶图案为掩膜,刻蚀未被光刻胶所覆盖的氧化层至硅表面,后去除光刻胶;
3)氧化使裸露的硅表面生长一层氧化硅作为注入保护层,接着利用光刻工艺定义出基区,以所形成的光刻胶图案为掩膜,进行离子注入,形成基区,所述基区即为所述LDMOS晶体管的沟道。
本发明的LDMOS晶体管中的沟道形成方法,利用有源层中的厚氧化硅作阻挡层来做自对准的沟道区离子注入,然后制备栅极多晶硅,这样沟道区域的大小就仅由多晶硅层来决定,克服了已有的制备方法的缺点,而且因没有用locos隔离结构,故不存在该locos隔离结构带来的鸟嘴效应,能够缩小器件尺寸。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4为现有的一种LDMOS晶体管中沟道形成方法;
图5至图8为现有的另一种LDMOS晶体管中沟道形成方法;
图9为本发明的LDMOS晶体管中沟道形成方法流程图;
图10至图1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阻挡层结构示意图;
图16至图17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氧化层阻挡层侧墙制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LDMOS晶体管中的沟道形成方法,以在P衬底上制备LDNMOS为例,具体流程为(见图9):
1)在P硅衬底上进行深N阱注入之后,在硅衬底表面生长或淀积一氧化层作注入阻挡层(见图10),其中该氧化层阻挡层的厚度由基区注入深度确定,一般来说,基区注入深度越深,要求阻挡层厚度越大,通常可为4000-10000埃之间;
2)利用光刻工艺(包括光刻胶旋涂、用光刻研磨版进行光刻和显影)定义出有源区,并以光刻形成的光刻胶图案为掩膜,刻蚀未被光刻胶覆盖的氧化层至硅表面,使有源区的硅表面裸露出来(见图11),后去除光刻胶;
3)氧化使裸露的硅表面生长一氧化硅作为注入保护层,再次利用光刻工艺定义出基区注入的位置,而后以所形成的光刻胶图案为掩膜,进行P型杂质离子注入形成P基区,该P基区即为LDMOS晶体管的沟道区域(见图12)。之后进行后续的常规工艺,如去除光刻胶和注入保护层,栅氧和栅极形成(见图13),源区、漏区和体区的形成(见图14)等。
本发明的沟道形成方法中,需要注意几点:
1)在上述步骤一中,其中的氧化层并不一定是要热氧化或者全部热氧化,或者说并不一定是生长氧化层,可以使用淀积氧化层或者其他电介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39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距离测量设备
- 下一篇:一种汽车防撞预警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