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喜树多倍体的诱导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4988.6 | 申请日: | 200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3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华;孙雁霞;张海强;徐作英;邬晓勇;刘碧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1/08 | 分类号: | A01H1/08;A01H4/00;A01G31/00;G01N33/48;C12N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蔚 |
地址: | 6101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喜树 多倍体 诱导 方法 | ||
1.一种喜树多倍体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喜树的茎或叶作为外植体,并进行消毒处理;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于愈伤组织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再将培养后的愈伤组织置于浓度为100mg/L~500mg/L的秋水仙碱溶液中浸泡12~48h,然后用无菌水进行冲洗,再转移到不含秋水仙碱的芽分化培养基上暗培养7天后,转入光照培养;待不定芽生长50天后对其进行多倍体鉴定,选取具有四倍体特征的不定芽转入增殖培养基中产生四倍体丛生芽,再将生长2cm以上的丛生芽分割为单株,转入壮苗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然后选择生长健壮的无根苗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出喜树四倍体组培苗,当组培苗长至3cm以上时,打开瓶盖,在室内炼苗3~5天后,移栽到灭过菌的珍珠岩——田土的基质上;
上述愈伤组织培养基为:B5+NAA0~1mg/L+2,4-D0.5~2mg/L+KT0.5mg/L;
上述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0.5~1.0mg/L+NAA0.2mg/L;
上述增殖培养基为:MS+NAA0.1~0.5mg/L+6-BA1.0mg/L;
上述壮苗培养基为:MS+NAA0.05mg/L+6-BA0.3mg/L;
上述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0.3mg/L+IBA1.0mg/L;
上述所有培养基的配制PH均为5.6~6.5,琼脂均为0.7~0.8%,其中愈伤组织培养基、芽分化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壮苗培养基中蔗糖含量为30g/L,生根培养基中蔗糖含量为15g/L;
上述所有培养基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3~27℃、每天光照12小时、光照强度1500~2000Lx。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喜树多倍体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倍体的鉴定方法是取生长50天后的不定芽于0.2%秋水仙素溶液中预处理2.3~2.7小时后,用水冲洗,然后用体积比为3∶1的甲醇—冰醋酸固定液固定3.5~4.5小时,接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各占2.5%的混合酶在25℃恒温箱内处理2.8~3.2小时,倒去酶液,用蒸馏水冲洗2~3次,每次2分钟,再去除蒸馏水,制备细胞悬液,并用悬滴法制片,待干燥后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后观察,如染色体的数目均为2n=4x=88,则确定为四倍体不定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喜树多倍体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外植体消毒所采用消毒液为浓度是70%-75%的酒精和浓度是0.1%的升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喜树多倍体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珍珠岩—田土的基质中珍珠岩与田土的配比为3∶7,组培苗移栽至珍珠岩—田土的基质后,应适当遮光,并保持相对湿度在75~8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喜树多倍体的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珍珠岩—田土的基质中珍珠岩与田土的配比为3∶7,组培苗移栽至珍珠岩—田土的基质后,应适当遮光,并保持相对湿度在75~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49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