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交通双极隔离开关电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5464.9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8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魏以德;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通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H01H3/26;H01H31/04;H01H31/28;H01H1/42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036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隔离 开关 电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流隔离开关,特别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的DC1500V的双极式隔离开关及其电动控制装置技术。
背景技术
我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陆续建设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成投入运营或试运营线路共22条,总里程602公里。此外,在未来10余年里,我国15个城市将建轨道交通线路总长1700公里,总投资6200亿元。然而,轨道交通接触网需要的DC1500V双极隔离开关的研发和制造国内至今都还是空白,致使国内轨道交通接触网只有将两台完全独立单极隔离开关拼做一起代用。这样的代用品明显存在如下不足和缺陷:(1)分合闸的同期度差;(2)笨重、体积大、占用空间大;(3)采用两根操作杆操作(每根操作一极隔离开关);(4)安装和调试较难,机械特性不稳定;(5)操作力大,须用较大功率的电机;(6)成本较高。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由武汉合力开关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双隔离开关电动操作装置”(CN100345234C),它由单台电动机、辐板、拨板和齿轮组构成;电动机通过齿轮组与拨板连接,带动拨板转动,拨板转动时拨板轴先后与第一辐板和第二辐板上的槽口相配合,带动第一辐板和第二辐板转动,第一辐板和第二辐板分别通过转轴与第一隔离开关和第二隔离开关的操作杆相连接。通过拨板轴波动辐板的槽口来实现,而隔离开关在分、合闸位的锁定是靠辐板和拨板的圆边来实现,该技术是属于分合两台隔离开关的电动操作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分合闸周期度好、操作力小的轨道交通双极隔离开关电子控制装置,并同时解决隔离开关控制部分的分合闸回路互锁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轨道交通双极隔离开关电动控制装置,包括,隔离开关,电动控制装置安装在箱体内,其结构为:直流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有小齿轮,分合闸传动轴上的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二者的传动比为4∶1,滚轮轴与分合闸传动轴平行设置,滚轮轴上安装的大齿轮与分合闸传动轴上的大齿轮等传动比啮合传动,滚轮轴上安装有两个其上凹口互为错位180°的滚轮,设置在电机供电回路中、用作实现分合闸回路互锁的合闸位置开关和分闸位置开关分别设置在箱体底部、位于两滚轮下方、两位置开关的触片位于两滚轮外缘的作用范围内,分合闸传动轴位于箱体外的左端上连接有曲臂,曲臂经万向节与拉杆下端连接,拉杆上端与隔离开关的摇臂铰接。
隔离开关为双极隔离开关:由在矩形支架上对称设置、结构相同的两极组成,每极结构中:两片静触刀经绝缘子横向安装在矩形金属支架的一端,两片基板经绝缘子横向安装在矩形金属支架的另一端,每片基板的中心转轴上铰接有合闸时与静触刀夹持接触的两片动触刀,四片动触刀中部固定有连接杆,绝缘撑杆上端铰接在连接杆上,下端铰接在夹板的一端,夹板另一端固定在转轴上;转轴纵向架设在矩形金属支架中部,供外力作用以实现分合闸操作的拐臂固定在转轴中部。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我公司自行研发了(GNZ)轨道交通双极隔离开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将双极设计为一个整体,采用一根输出杆进行操作,同期度好,操作力小。
2、每极采用四片动触刀,两片静触刀。
3、每片动触刀设置了两个椭圆形凸包。使动触刀与静触刀的接触采用线接触方式。
4、动触刀在分合过程中有自洁作用(因与静触头有少许的相对滑动,可以擦去氧化层,减少触头接触电阻)。
5、极与极间采用空气绝缘,极与金属骨架间采用固体绝缘。
6、额定电流4000A的该开关于2007年9月通过了型式试验,并于2007年10月获“CCC”证书。
7、填补了国内没有DC1500V直流双极隔离开关的空白。
8、解决了现有隔离开关分合闸冲击力过大、部件磨损大、使用寿命短、工作欠稳定的缺陷;巧妙实现了分合闸回路的互锁,并通过电动机构自动控制辅助开关多对触点的接通和断开,满足了电气控制保护和信号输出的需要。
上述优点将在后文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动控制装置的主视图(箱体的门板拆下);
图2是图1的左视图(箱体的左侧板拆去);
图3是图1拆去上面板和内门后的主视图;
图4图5分别是图3中滚轮及位置开关沿A-A线和B-B线的剖面图;
图6是图3中辅助开关传动机构的C向视图;
图7是图3中电机联锁开关的D向视图;
图8是图3中I部放大图;
图9图10分别是图3中电机传动机构的不同视角方向立体图;
图11是图1所示手柄及手柄固定螺栓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通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通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4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模手机中限定发话的方法
- 下一篇:可转换使用者界面的手持装置与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