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物源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三重PCR检测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45766.6 申请日: 2008-08-08
公开(公告)号: CN101532050A 公开(公告)日: 2009-09-16
发明(设计)人: 王红宁;田国宝;叶满玉;曾瑜虹;张安云;张毅;夏青青;杨鑫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Q1/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64***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动物 细菌 内酰胺 类药物 耐药 基因 三重 pcr 检测 技术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源细菌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三重PCR检测技术,属于医学分子生 物学领域,具体是关于动物源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三重PCR检测技术方法及 其在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β-内酰胺类药物(β-Iactam antibiotics)是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 素,根据β-内酰胺环侧链的改变将其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内酰胺 类和非典型β-内酰胺类药物。青霉素(penicillin)于1928年被Fleming发现,并于1939年 被Florey和Chain提纯,随后开始应用于临床,成为临床上使用最早、用量最大的一种抗 生素,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抗生素时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于20世纪60年代应用于临床, 具有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等优点,尤 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强,为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β-内酰胺类药 物。世界卫生组织(WHO)2003年统计数据表明:β-内酰胺类药物的使用量分别占动物源、 人源抗生素使用总量的约30%、40%。我国这一比例更是达到30%-70%。

β-内酰胺类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与细菌细胞膜上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结合,抑制细菌肽聚糖的合成,使细菌无法形成坚韧的细胞壁,导致细菌 死亡;而哺乳动物真核细胞无细胞壁,故不受影响。自β-内酰胺类药物应用于临床伊始, 细菌对该类药物的耐药性便随之产生。9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的β-内酰胺类药物均有相应 的水解酶出现并导致细菌耐药。近年来,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菌逐渐增多,多重耐药现 象日趋严重,已成为兽医和人医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重要难题。

根据目前研究水平,细菌(尤其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最主要耐药机 制是产生β-内酰胺酶。近年来,随着β-内酰胺类药物的大量使用,β-内酰胺酶种类也在不 断增加、新β-内酰胺酶亚型也在不断涌现。由B-Iactamases引起的细菌耐药受到了最为广 泛的重视,成为该类药物耐药机理的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关注焦点。

根据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可将β-内酰胺酶分为不同的基因亚型。世界范围内,不同 地区动物源性细菌产β-内酰胺酶有其地域特征。西班牙动物源性β-内酰胺酶多为TEM-1、 SHV-1(Zarazagaetal,2002);德国(Guerraetal,2003)、美国(Bradfordetal,1999)和英 国(Ransalletal,2004)情况相似,TEM-1是最常见的动物源性β-内酰胺酶;葡萄牙动物源 性大肠杆菌中检测出TEM-1和SHV(Antunesetal,2004;Ferreiraetal,2002)。CTX-M 型β-内酰胺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在日本、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等国均有报道 (Morenoetal,2003;Costaetal,2004;Bonneretal,2004;Matsumotoetal,1988; Teshageretal,2000)。香港从猪、牛及鸽子分离了产CTX-M-23、CTX-M-13、CTX-M-14 或CTX-M-24大肠杆菌。四川大学动物疾病防控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对我国19个省97个规 模化猪场分离的602株细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主要流行TEM、SHV和CTX-M 型。本专利在以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TEM、SHV和CTX-M型β-内酰胺 酶耐药基因三重PCR检测技术和方法。

目前,细菌耐药性检测技术方法主要有常规药敏试验、抗性蛋白检测技术和耐药性分 子检测技术等。常规药敏试验由于方便、简捷、易判定等优点,尤其是药敏纸片琼脂扩散 法,常用于临床指导用药。但药敏试验是在体外用药物试探性地检验细菌的表型耐药特性, 不能检测细菌潜在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来源和传播趋势。抗性蛋白检测法由于操作繁琐, 仪器要求高,不够稳定等原因,一般主要用于对细菌的耐药机理方面的研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7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