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速度反馈的电磁吊车升降设备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8972.2 | 申请日: | 2008-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3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波;汤耀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30 | 分类号: | B66C13/30;B66C13/22;B66C1/06;B66D1/40;B66D1/12;B66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430083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度 反馈 电磁 吊车 升降 设备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速度反馈的电磁吊车的升降设备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吊车是一种钢铁产品吊装的设施,广泛应用于钢铁联合企业的中厚板厂、轨梁厂的成品的吊装及运输。电磁吊车的核心设备为起升设备。起升设备由电机、抱闸、齿轮箱、钢丝绳、起升梁及多个电磁铁构成。起升设备的工作过程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提升重物;第二个步骤是放下重物。以吊装钢板为例,提升过程包括将电磁铁放到钢板上,电磁铁通电,打开抱闸、电机正转将钢板提升到要求的高度后停转并抱闸;放下过程包括打开抱闸、电机反转将钢板放到要求的高度停转并抱闸,电磁铁消磁,钢板靠重力落下。无论是在提升还是在下降的过程中,动作都要求平滑,起吊及下降停车时不能出现重物下滑现象。
电磁吊车的升降装置由一台交流电机驱动,交流电机由一台变频器供电。对于没有速度反馈的变频器,为了取得较好的速度控制性能,只能工作在频率控制模式。但是,当变频器工作于频率控制的方式时,在转速较低的情况下,电动势闭环只能解决起、制动过程中短时经过低速区的问题,不能在长期低速运行时维持电机磁链不变。变频器角速度信号Wr在低速时不能准确反映电机的实际速度。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起吊及下降停车时,不可避免地出现重物下滑现象,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无速度反馈的电磁吊车的升降设备控制方法,避免起吊及下降停车时出现重物下滑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速度反馈的电磁吊车升降设备控制方法,所述升降设备包括交流电机和控制该交流电机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a、当变频器启动运行时,记录升/降过程中交流电机的负载转矩Mz;
1-b、当收到停车指令时,则根据下列判断,将变频器频率设置为A:
如果Mz≤B,则A=0;
如果B<Mz<Me,则A=C×(Mz-B)/(Me-B);
如果Me≤Mz,则A=C;
上述B为变频器工作在0Hz时的输出转矩,Me为电机的额定转矩,C为负载转矩为电机额定转矩时,保证停车时不出现下滑现象的最低工作频率;
1-c、使变频器在A频率下延时工作,同时检测有无启动命令,如有启动命令,则执行正常启动;如果无启动命令,则抱闸;
1-d、停止变频器。
本发明的原理是:因为采用无速度反馈的变频调速控制方式,变频系统在零Hz及其附近工作时最大输出转矩降低了,因此为了保证电磁吊车在停车时不出现下滑现象,在低频时对于不同的负载转矩必须设置相应的变频器工作频率。设变频器工作在0HZ时,电机输出转矩B;当负载转矩Mz为电机额定转矩Me时,变频器的工作频率为CHZ,C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确定,即在调试时确定。那么就出现三种情形,即:其一、负载转矩Mz小于或等于B,其二、负载转矩Mz大于B而小于Me,其三、负载转矩Mz大于或等于Me时,分别如何设置变频器的工作频率,以达到能够控制电机保持重物不下滑的目的。
当负载转矩Mz小于B时,变频器工作在0HZ,就能够控制电机保持重物不下滑。负载转矩Mz大于额定转矩Me时,设置变频器的工作频率为CHZ,可以控制电机保持重物不下滑。而对于负载转矩Mz大于B而小于Me时,以负载转矩Mz为参量,在输出转矩B对应的变频器工作频率0与额定转矩Me对应的变频器工作频率C之间采用线性插值法来计算并且设置变频器的工作频率A,即A=C×(Mz-B)/(Me-B)。
本发明方法具有控制准确、实现容易、系统简单、可靠的优点,它能够使电磁吊在上升及下降停车时不出现下滑现象,完全满足工艺要求,减少了维护工作量,延长了抱闸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89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润滑感应模组的传动元件
- 下一篇: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