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光藤C21甾体苷转化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1250.2 | 申请日: | 200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4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董方言;王威;李红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J71/00 | 分类号: | C07J71/00;C07D493/08;A61K31/58;A61K31/35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2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光藤 sub 21 甾体苷 转化 产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通光藤C21甾体苷转化产物及其制备方法,还涉及通光藤C21甾体苷转化产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消化道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它以细胞异常增殖和转移为特点。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表明,2000年全球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1000万,死亡620万,患病2200万例;预计到2020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将达到1500万,死亡1000万,患病3000万例。
通光藤系萝藦科Asclepiadaceae牛奶菜属植物通光散Marsdenia tenacissima(Roxb.)Wight et Am.的干燥藤茎,广泛分布于云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省。《中药大辞典》收载大白药“止血接骨。治外伤出血,接骨,疮毒”;百灵草“舒筋活络,补虚平喘”;通光散“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治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膀胱炎,疔疮肿毒”[2]。其中通光散曾收载于《云南省药品标准》(1974年版)和《中国药典》(1977年版),其提取物被制成片剂、糖浆剂和注射剂主要用于治疗肺癌、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肝癌、肠癌、宫颈癌和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C21甾体类化合物是通光藤的主要化学成分,迄今从通光藤中分离鉴定的C21甾体苷类化合物均为3β位单糖链苷,糖链由β-D-吡喃葡萄糖、β-D-吡喃黄花夹竹桃糖、β-D-吡喃洋地黄毒糖、β-D-吡喃夹竹桃糖、β-D-吡喃磁麻糖、6-脱氧-3-O-甲基-β-D-吡喃阿洛糖等组成,各单糖之间均以1→4糖苷键相连。除糖链的单糖组成不同以外,苷元11α、12β和20位连有乙酰基(Ac)、丙酰基(Pro)、2-甲基丁酰基(Bu)、顺芷酰基(Tig)、苯甲酰基(Bz)、4-羟基苯乙酰基(HPA)、4-羟基苯甲酰基(HPM)、肉桂酰基(Cin)、Z-肉桂酰基(Z-Cin)、烟酰基(Nic)等酰基取代基团。
发明内容
本案发明人采用活性指标指导下的导向分离方法研究通光藤抗肿瘤作用物质基础,确定通光藤C21甾体苷对人肿瘤细胞株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案发明人制备了通光藤C21甾体苷转化产物,比较了通光藤C21甾体苷和通光藤C21甾体苷转化产物对人肿瘤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通光藤C21甾体苷转化产物对人肿瘤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因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光藤C21甾体苷转化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的通光藤C21甾体苷转化产物中通光藤C21甾体苷元重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50%,其中含有11α-O-顺芷酰基-12β-O-乙酰基-通光藤苷元B重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6%。
优选的,本发明的通光藤C21甾体苷转化产物中通光藤C21甾体苷元重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70%,其中含有11α-O-顺芷酰基-12β-O-乙酰基-通光藤苷元B重量百分含量大于等于8%。
本发明通光藤C21甾体苷转化产物中还含有12β-O-2-甲基丁酰基-通光藤苷元A,11α-O-2-甲基丁酰基-12β-O-乙酰基-通光藤苷元B,11α-O-2-甲基丁酰基-12β-O-苯甲酰基-通光藤苷元B。
本发明提供通光藤C21甾体苷转化产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光藤粗粉用第一溶剂回流提取,滤过,提取液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
b)将步骤a)获得的提取物加水溶解,经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用水洗脱至洗脱液近无色,弃去洗脱液;
c)用第二溶剂洗脱至洗脱液近无色,弃去洗脱液;
d)用第三溶剂洗脱至洗脱液近无色,收集洗脱液;
e)将步骤d)获得的洗脱液,经脱色树脂柱色谱,4~6倍柱体积第三溶剂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
f)将步骤e)获得的洗脱物加强酸水解,用第四溶剂振摇提取,提取液用碳酸钠试液洗涤,弃去碳酸钠试液洗液,再用水洗涤,弃去水洗液,提取液减压浓缩、干燥得通光藤C21甾体苷转化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未经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12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