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动机启动内燃机的方法及其起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4586.4 | 申请日: | 2008-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1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句帅;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句帅;吴伟 |
主分类号: | F02N11/08 | 分类号: | F02N11/08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36000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动机 启动 内燃机 方法 及其 | ||
1.起动机启动内燃机的方法,规定从驱动齿轮到内燃机飞轮齿环的轴向方向为前方,第一步,起动机的电磁线圈通电;第二步,起动机的空心电磁动铁芯被电磁场吸引,向空心电磁静铁芯一侧移动;第三步,空心电磁动铁芯轴向前移,同时带动驱动轴和驱动齿轮一起前移;第四步,空心电磁动铁芯、驱动轴和驱动齿轮的前移带动电机的静触点和环状动触盘相接触,电机通电后起动;第五步,电机起动后通过离合器带动驱动轴和驱动齿轮旋转,同时带动内燃机飞轮齿环转动,完成内燃机的起动;其特征在于:空心电磁动铁芯的轴向前移同时带动驱动轴和驱动齿轮一起旋转并轴向前移,使驱动齿轮与内燃机飞轮齿环完全啮合,电机的静触点和环状动触盘相接触后起动电机,并带动驱动轴和驱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内燃机飞轮齿环旋转,完成内燃机的起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启动内燃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空心电磁动铁芯的轴向前移同时带动驱动轴和驱动齿轮一起旋转并轴向前移,驱动齿轮与内燃机飞轮齿环的齿相互顶住,驱动齿轮与内燃机飞轮齿环不能啮合时,驱动齿轮轴向不动,而驱动轴继续旋转前移,驱动带动驱动齿轮继续旋转,当转动错开顶齿位置,驱动齿轮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迅速向前移动,使驱动齿轮与内燃机飞轮齿环完全啮合,电机的静触点和环状动触盘相接触后起动电机,并带动驱动轴和驱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内燃机飞轮齿环旋转,完成内燃机的起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动机启动内燃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电机的静触点和环状动触盘相接触,驱动齿轮与内燃机的飞轮齿环仍然未啮合时,电机起动旋转,驱动轴带动驱动齿轮同步转动,同时驱动轴和驱动齿轮在推力弹簧的作用下作轴向前移,从而使驱动齿轮旋转前移,从而使驱动齿轮与内燃机的飞轮齿环迅速啮合,驱动轴和驱动齿轮一起旋转带动内燃机飞轮齿环旋转,完成内燃机的起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动机启动内燃机的方法制成的起动机,主要包括:壳体、驱动轴、离合器从动盘、离合器主动盘、转子轴、电磁线圈、空心电磁静铁芯、空心电磁动铁芯和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前端向内套装有前端轴承,壳体的后端向内套装有后端轴承,后端轴承向内套装有离合器从动盘,驱动轴的尾部通过驱动轴螺旋键配合安装在离合器从动盘的内侧,驱动轴的前端间隙配合的套装在前端轴承内,驱动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台阶,在驱动轴的台阶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卡圈,在壳体的外侧且在驱动轴的最前端向外通过驱动轴直键安装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前端部分的内腔与驱动轴的前端之间套装有缓冲弹簧,在壳体的尾部通过支撑架与驱动轴同轴安装有转子轴,转子轴的前端向外通过转子轴螺旋键配合安装有与离合器从动盘相配合且同轴安装的离合器主动盘,离合器主动盘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主动盘缓冲弹簧,在壳体内且在驱动轴外端分别同轴套装有空心电磁静铁芯、位于空心电磁静铁芯内侧的电磁线圈以及位于电磁线圈内侧后方的空心电磁动铁芯,空心电磁动铁芯的外侧设置有起动机的触点装置,在电磁线圈的内侧位于空心电磁静铁芯与空心电磁动铁芯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空心电磁动铁芯的内侧中间位置向内设置有凸环,凸环与驱动轴的尾部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凸环与第二卡圈之间设置有推力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动机,其特征在于:触点装置包括:下静触点、上静触点、环状动触盘、环形动触盘支撑架、第一卡圈和动触点压力弹簧,其结构为:下静触点和上静触点分别与壳体绝缘的固定在壳体内腔的中间位置的下端和上端,环状动触盘通过环形动触盘支撑架套装在空心电磁动铁芯尾部的外侧面上,空心电磁动铁芯外侧的最后端设置有第一卡圈,动触点压力弹簧设置在第一卡圈与环状动触盘支撑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动机,其特征在于:回位弹簧的劲度系数小于推力弹簧的劲度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句帅;吴伟,未经句帅;吴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458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秋千/跳跃器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垫圈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