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莓浓缩果汁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4971.9 | 申请日: | 200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2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单振广;李玉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振广;李玉松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A23L2/84;A23L1/272;A23L2/52;A23L1/212;A23L2/44;A23L2/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汇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62502山东省青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莓 浓缩 果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草莓浓缩果汁及制备方法,尤其是经淀粉酶、果胶酶、 蛋白酶水解的浓缩草莓果汁的制备方法,属于果蔬深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草莓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甜美多汁的口感,但草莓难于贮藏,容易腐烂, 因此开发草莓浓缩果汁饮料产品更适合人们的消费需求。由于各品牌果汁日趋 密集,产品差异化呈缩小趋势。在渠道结构稳定、市场推广大同小异的情况下, 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本身的品质和内涵,因此最大限度地保持果蔬天然营养和 色泽,延长保存期限是是提高果浆或果汁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果汁的氧化褐变原因很多,大部分褐变的原因是由于酚类物质在氧化酶的 作用下生产醌,再生成羟醌,羟醌再聚合成褐色素。和光,氧,金属离子,pH 值有直接的关系。而草莓的褐变和其他果汁的褐变有所不同,它们是由花色苷 的氧化而形成的褐变,其颜色反应不是变黑,而是鲜艳的红色素消失了,传统 工艺在草莓汁中加入VC后,VC会迅速被氧化而形成中间产物过氧化氢,过氧 化氢通过对花色苷的C-2位亲核进攻使吡喃环裂解,从而生成一种无色的酯类 降解物,这些降解物在加热的条件下会进一步的分解聚合,最终导致果汁中形 成棕褐色的沉淀,这是果汁行业至今都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草莓制备的浓缩果汁及制备方法,通过选择D- 异抗坏血酸钠和三聚磷酸钠作为护色剂,淀粉酶、果胶酶、蛋白酶的组合酶解 处理,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草莓果天然营养和色泽,延长保存期限为目的实现草 莓浓缩果浆的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草莓浓缩果汁,其特征在于:草莓 浓缩果汁是经过D-异抗坏血酸钠护色,果胶酶、淀粉酶、蛋白酶水解处理的, 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0-60%,pH为3.2-4.2的浓缩汁。
所述草莓浓缩果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A、原料清洗:鲜果原料经滚筒机清洗后,在4-5吨洗果槽内加入50ppm 的84消毒液,同时通入臭氧进行清洗2-4分钟,去掉料果表面的泥沙、污垢, 进入提升及喷淋清洗,保证果实无农残外表无外来杂质,备用;
B、破碎处理:喷淋添加鲜果重量0.3‰的D-异抗坏血酸钠和0.3‰三聚磷 酸钠护色,将草莓用齿板式破碎机破碎;
C、打浆处理:一道采用1.0或1.2mm的筛网,二道采用0.5mm的筛网进 行打浆;立即在真空度0.065-0.08Mpa脱气;
D、离心分离:离心分离去除原浆内的果渣及粗纤维,果浆经卧螺机按粒 籽质量高速离心分离,分离后在负压下0.06Mpa下储存备用;
E、酶解:草莓果浆加入淀粉酶、果胶酶、酶解0.5-3小时后,再加入蛋 白酶水解0.5-3小时,
F、脱色处理:酶解的草莓果浆加入膨润土或活性炭处理1-3小时;
G、巴氏杀菌:果浆经过95℃以上温度进行杀菌30秒以上,冷却至45-55℃;
H、过滤:巴杀冷却后的果汁再经超滤器过滤;
I、浓缩:通过浓缩蒸发器对草莓汁蒸发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 16-18%;
J、过滤:采用纸板硅藻土对草莓浓缩汁进行过滤;
K、灌装储存:过滤后的浓缩汁冷却至35℃以下,罐装,于-18℃以下冷冻 储存。
所述的草莓浓缩果汁的制备方法,步骤B还加入0.3‰柠檬酸护色。
所述草莓浓缩果汁的制备方法,步骤E所述淀粉酶的添加比例为草莓果浆 的0.001-0.05%。
所述草莓浓缩果汁的制备方法,步骤E所述果胶酶的添加比例为草莓果浆 的0.005-0.05%。
所述草莓浓缩果汁的制备方法,步骤E所述蛋白酶添加比例为草莓果浆的 0.002-0.2%。
所述草莓浓缩果汁的制备方法,步骤F所述活性炭的加入比例为草莓果浆 的0.05-0.5%。
所述草莓浓缩果汁的制备方法,步骤F所述膨润土的加入比例为草莓果浆 的0.05-0.3%。
所述草莓浓缩果汁的制备方法,步骤H过滤后还采用吸附树脂对超滤后的 果汁进行吸附脱色。
所述的草莓浓缩果汁,步骤A所述的臭氧通入浓度为0.3-0.4mg/kg清洗 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振广;李玉松,未经单振广;李玉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49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