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四元硒化物K2CdSnSe4的固相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6433.3 | 申请日: | 200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6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丹;冯秀玲;韩春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19/00 | 分类号: | C01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四元硒化物 sub cdsnse 相合 成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元金属硫族化合物的固相合成领域。主要是采用反应性熔盐法在823K下反应5d得到一种新型四元硒化物K2CdSnSe4及其晶体结构和光吸收特性的研究。
背景技术:
多元金属硫族化合物,是指化学式分别为AxMyQz和AxMyM’y’Qz的三元和四元金属硫族化合物。其中A为碱金属,M,M’为不相同的其它金属,Q为S、Se或Te。1987年,Ibers等人提出反应性熔盐法(reactive flux method),成功地合成K4Ti3S14(J.A.Ibers,M.A.Pell.J.Chem Ber,1997,130:1-8)。此后,对多元金属硫族化合物的研究成为固体化学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反应性熔盐法属中温(300-600℃)固相合成,有利于介稳相的生成,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低维结构及奇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如:超导、非线性光学、高能量密度电池和催化性能等。人们采用这一方法合成了大量的三元和四元硫族化合物。已经合成的含Cd的四元碱金属硫族化合物很少,而且均为硫化物,已见报道的有K2CdIn2S5(T.Sato,Y.Bito,Eur.Pat.Appl.EP880187(ClH01M4/48)),KCdAu4S4和A2Cd2Au2S4(A=Rb,Cs)(E.III.Axtell,M.G.Kanatzidis,Chem.—Eur.J,1998,4(12):2435-2441)等。采用反应性熔盐法我们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Cd的四元硒化物K2CdSnSe4,并对其晶体结构和光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四元硒化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四元硒化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这种四元硒化物的晶体结构和导电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主要采用反应性熔盐法在823K下反应5d得到一种新型四元硒化物,经EDS分析,产物晶体所含元素K,Cd,Sn,Se的原子比近似为2:1:1:4,故晶体的化学式为K2CdSnSe4。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确定K2CdSn2Se4晶体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I-42m,晶胞参数a=0.80298(11)nm,b=0.80298(11)nm,c=0.69217(14)nm,V=0.4463(12)nm3,Z=2。Dc=4.652Mg/m3,μ=22.331mm-1,F(000)=544。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64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