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诱导马铃薯晚疫病菌产生致病性分泌蛋白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58273.6 申请日: 2008-04-11
公开(公告)号: CN101250573A 公开(公告)日: 2008-08-27
发明(设计)人: 周晓罡;孙茂林;张绍松;丁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P21/00 分类号: C12P21/00;C12R1/645
代理公司: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金耀生
地址: 65022***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诱导 马铃薯 晚疫病 产生 致病性 分泌 蛋白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诱导马铃薯晚疫病菌致病性分泌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Phytophthora infestan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世界各地的马铃薯产区均有发生,每年可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因此受到世界各国马铃薯育种学家、植物病理学家、遗传学家的广泛关注。马铃薯晚疫病菌同时还是经典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良好实验材料,该病害系统是真菌-植物互作研究的模式系统,近年来的研究获得了许多与侵染相关的形态分化和致病因子的遗传资源与信息,为马铃薯晚疫病菌基因组学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通过致病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可深入了解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致病机制、并以此为途径寻找马铃薯中与该病原菌致病基因相对应的抗性基因,研究寄主-病原物互作机制和抗病机制,预测晚疫病菌群体中致病基因分布、多样性栽培条件下致病基因的表达和变化、诱导过敏反应的功能域与致病功能域的关系,预测马铃薯中相应抗病基因的抗性持久性。通过鉴定致病基因控制的致病相关因子,可以寻找杀菌剂的作用靶点,最终为有效控制马铃薯晚疫病提出新的策略。但是多年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还没有能够诱导马铃薯晚疫病菌产生致病性分泌蛋白的方法,从而无法确定其致病相关因子,限制了对其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马铃薯晚疫病菌在固体培养条件下无法产生致病性分泌蛋白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诱导马铃薯晚疫病菌产生致病性分泌蛋白的方法。

本发明的诱导马铃薯晚疫病菌产生致病性分泌蛋白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马铃薯晚疫病病样置于普通水琼脂培养基,16~18℃黑暗保湿培养2~3天;普通水琼脂培养基由以下部分组成:琼脂粉10g/L、H2O 1L;

(2)待病样叶片上长出灰白色霉层,用接种针挑取少量菌丝接种到普通固体培养基,16~18℃暗培养8~10天,形成较大菌落;普通固体培养基由以下部分组成:黑麦浸出液450ml、番茄汁150ml、琼脂粉10g/L、CaCO3 1.2g/L、阿莫西林100mg/L、五氯硝基苯30mg/L、利福平10mg/L、制霉菌素10mg/L、H2O 1L;

(3)用手术刀切取5块约0.5cm2长满菌丝的琼脂块,转接到100mL致病性分泌蛋白液体诱导培养基中,18℃,150rpm振荡培养14~16天;致病性分泌蛋白液体诱导培养基由以下部分组成:黑麦浸出液450ml、CaCO3 1.2g/L、KH2PO4 0.5g/L、MgSO4·7H2O 0.25g/L、天门冬酰胺1g/L、VB1 1mg/L、阿莫西林100mg/L、五氯硝基苯30mg/L、利福平10mg/L、制霉菌素10mg/L、H2O 1L;

(4)用双层灭菌滤纸滤去菌丝体,滤液经4000rpm离心10min,上清液加入100%硫酸铵(697g/L),10000rpm离心20min,沉淀经透析处理,冻干后获得马铃薯晚疫病菌致病性分泌蛋白提取物,-20℃保存;

(5)将得到的蛋白提取物用100μl除离子水溶解后,在成株期马铃薯叶片上进行接种实验,验证所提取蛋白的致病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马铃薯晚疫病菌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不产生致病性相关蛋白的问题,通过对液体培养基配方调整,加入少量无机盐及氨基酸,从而诱导马铃薯晚疫病菌大量产生致病性分泌蛋白。通过对这些分泌蛋白的分离和提纯,可以深入研究晚疫病菌与马铃薯之间在蛋白质水平上的相互作用,最终揭示二者在基因水平上的相互识别、信号传导等机理,对于马铃薯晚疫病致病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是将分离得到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在普通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然后转入致病性分泌蛋白液体诱导培养基中培养,最后提取马铃薯晚疫病菌分泌蛋白,蛋白提取物在马铃薯叶片上接种,调查坏死斑。

实施例1:

将马铃薯晚疫病病样置于普通水琼脂培养基,16~18℃黑暗保湿培养2~3天;普通水琼脂培养基由以下部分组成:琼脂粉10g/L、H2O 1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2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