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品中是否含有发酵抑制物的快速检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9923.9 | 申请日: | 2008-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1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叶兴乾;刘东红;陈健初;方忠祥;吴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3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品 是否 含有 发酵 抑制 快速 检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品中是否含有发酵抑制物的快速检验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检验生鲜动物乳液中是否含有抗生素残留及其它发酵抑制物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动物乳液中的发酵抑制物是指抗生素残留物和其它发酵抑制物质,其它发酵抑制物质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清洗剂或消毒剂的残留、药品的残留物、乳品防腐剂等物质。
牧场内经常使用抗生素治疗乳牛或羊的各种疾病,凡经抗生素治疗过的乳牛和羊,其所分泌的乳液在一定时期内仍残存着抗生素。对抗生素有过敏体质的人(服)食用此种乳液后就会发生过敏反应,也会使人体内的某些菌株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因此,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促使乳品加工企业对乳制品的主要原料-生鲜牛乳的质量控制日趋严格,因此检查乳液中有无抗生素残留已成为常规、必要的检验工作。
在目前的现有技术中,主要的检测方法有微生物抑制法和酶联免疫法[1]。微生物检测法是应用最早而广泛的方法,其测定原理是根据抗生素对微生物的生理机能、代谢的抑制作用来定性或定量确定样品中抗微生物药物残留,如纸片法(PD)、TTC法、拭子法(STOP)等。采用上述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的优点是可靠,价格低,易操作。缺点是:(1)时间长,需2.5小时以上;(2)显色状态判断通过肉眼辨别,易产生误差,对微红色者无法做出准确判断;(3)操作复杂。其中,纸片法和TTC法是牛奶中药物残留检测的两种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法[13]。采用传统的酸奶培养方法在2.5小时内亦可有良好的结果[14],还可以分类断定不同的微生物种类[15]。国际乳品联合会推荐的微生物检测抗生素残留菌种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var.calidolactis),由于它对抑制物质的敏感性较高[16、17]。已有大量的快速检测筛选方法问世并应用,微生物抑制法的主要试剂盒有DELVOTEST、CHARM SCIENCE、BRILLIANT BLACK REDUCTION等;但由于标准方法所需时间长,测定手续亦繁琐,因此,在生产中趋向研究更为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
目前药物残留免疫分析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为相对独立的分析方法,即免疫测定法(immunoassays,IAs),如RIA、ELISA、固相免疫传感器(solid phase immunosensor)等[25];二是将免疫分析技术与常规理化分析技术联用,如利用免疫分析的高选择性作为理化测定技术中的净化手段,典型的方式为免疫亲合色谱(immuno affinity chromatography,IAC)。免疫分析技术最突出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速度快、分析成本低。以使用微量滴板的ELISA为例,免疫测定法取样量小,前处理简单,容量大,仪器化程度低,检测极限与GC/MS或GC/ECD相似,可方便地达到ng/g~pg/g级,分析效率则为HPLC或GC的几十倍以上。目前大部分抗生素已经建立了免疫测定法,如磺胺二甲基嘧啶、氯霉素、沙拉沙星、链霉素、四环素、莫能菌素等[25、26]。Strasser报道一种采用单克隆抗体和半抗原葡萄糖氧化酶间接竞争法测定乳中多残留的方法,链霉素的检测极限可达到3.2ng/ml、磺胺嘧啶9.0ng/ml、磺胺二甲氧嗪7.0ng/ml、邻氯青霉素0.8ng/ml[26]。
以免疫法为基础的主要有β-LACTAMS、DEVLX-PRESS、BETA SCREEN、CHARMIIASSAY、β-STAR、CHARM-MRL、PENZYM、PARALLUX等。但该仪器价格昂贵,非一般的中小型乳品加工企业和牧场所能承受。
丁东新、丁峰等提交申请“一种生鲜牛奶抗生素残留检测盒及其制造方法”(公开号CN1793922A),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法的改良法,将乳酸菌和指示剂按最佳配比灌入盒中,在检验时无需菌种,也不需要在检验过程中加入指示剂,更不需要试管等玻璃仪器,只需直接加入待检乳样即可得出检验结果。但上述方法存在的缺点是:需要至少2个多小时的保温,才可以实现,由于没有设置对照,如果时间过短,则会产生很多误差。
参考文献
[1]叶兴乾,刘东红,陈健初牛奶抗生素残留快速检测技术进展及应用现状,农业工程学报,2005,21(4):181-1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9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